洗濯垢污,顯明清白,要從根本做起|淨空老法師、悟道法師開示
清明節的來歷及重要意義
今天是清明節。清明是傳統的節日,已經有二、三千年的歷史,是提倡孝道、緬懷先祖的重要節日。我們的祖先為什麼重視清明的祭祖?孔夫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祭祀是懷念祖先、紀念祖先、傚法祖先,繼承祖先的美德,確實給社會帶來淳厚的風俗,和諧的社會,產生很大的效果。
清明有怎樣的含義?按《說文》的解釋,「清」是清潔,「明」是照的意思。《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會歸到佛弟子而言,就是《無量壽經》上所說的,「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我們要如何才能把身心的污垢洗滌乾淨,使自性的清淨心顯明出來?就是要破除煩惱,遠離五欲。下手的方便,要從根本做起,根本是什麼?就是《觀無量壽佛經》上講的淨業三福一開頭的兩句話,「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孝敬是成聖成賢的大根大本,也就是祭祖的精神所在。
紀念祖先。要怎麼紀念?要回憶祖宗在那個時代,他們用的是真實智慧,跟我們所學的菩提心、跟三福完全相應,雖然那時佛教還沒有傳到我國來。這也就是說明,佛教傳到我國,為什麼國人這麼熱愛。它跟我們老祖宗說的沒有兩樣,比我們老祖宗講得更好、講得更深,意思深,講得更廣,廣沒有邊際,深沒有底限。所以佛教傳到我國來,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後人講到我國傳統文化就是儒釋道,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我國傳統文化把佛全容納進去了,也變成傳統文化的一根柱子,三足鼎立。佛在《觀經》中的三福教導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清明祭祖就是孝親具體的表現。我們對於幾千年前的老祖宗還是這樣的敬愛,念念不忘,對於現在身邊的父母,哪有不孝順的道理!孝親是教育的核心,我國傳統文化、大乘佛法的根基建立在孝親上。佛法是師道,師道必定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沒有孝敬,師道就沒有了。
祭祖要有誠敬心
古人講「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那個神是祖先,不是別的。我們清明節掃墓、祭祖先,最重要的就是虔誠的心,在祭拜祖先時就好像先人在眼前一樣;如果沒有虔誠的心,就沒有感應。而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很懶得去祭拜,根本就不去掃墓,先人的墳墓都被草淹沒了。即使勉強去掃墓,沒有懷念、哀思之情,到那邊好像去郊遊踏青,嘻嘻哈哈的在那邊玩,對這些祖先沒有尊敬的心,這就是「輕慢先靈」。先靈就是祖先,千萬不可以對祖先不敬。我們學佛的人去掃墓,應該多念佛,最好念一部《佛說阿彌陀經》、往生咒回向給祖先,一定要對先靈、祖先虔誠尊重。
誠敬忠信 報本反始 傳承聖教
這個時代禮崩樂壞,世界各國都偏重於物質文明的建設,忽略了精神文明的提升,我國也不例外。那麼結果?我們都能看得到,確實是貴而不安,富而不樂。今天社會動亂的現象愈來愈嚴重,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於疏忽了精神文明的建設,疏忽了「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和宗教教育」。如何才能挽救這種局面?我們應該深深的反思。祭祀祖先的意義是教人不忘本,所謂「報本反始」。這是人道的大根大本,教人飲水思源,知恩報恩,記取祖宗的智慧經驗,誠敬忠信,愛人如己,事死如生。人心淳厚了,才能夠國泰民安。
父子的關係,親愛,這在佛家講就是慈悲,這個是性德的核心。這些我們老祖宗懂得,所以我國的教育基礎就是建立在親愛上,父子有親。教育的目的,第一個目標,這種親愛希望能永遠保持,這一生都不會丟掉。不但一生不會丟掉,生生世世都不會丟掉,為什麼?祭祀祖先,沒有把祖先忘掉。所以,我國的教育是以這個為核心。第二個目標,這個親愛擴大,你愛你的父母、愛你的祖父母、愛你的曾祖父母、愛你的家族、愛你的兄弟。然後再擴大到外面的,不是你家族的,愛國家、愛民族,到最後,凡是人皆須愛,愛朋友、愛親戚。五倫關係一展開,整個天下跟我們都是一家人。和諧社會決定可以落實,和諧世界的理想也不會落空,這是我們紀念先祖真正的意義。
我們用真誠的心紀念祖宗的恩德,接受老祖宗的教誨。祖宗對於後代愛護備至,留下來的文化都是教我們離苦得樂。更重要的是把它放在心上,孕育在胸中,落實在生活。我們對事、對人、對物都要遵守祖宗的教誨,佛菩薩的教導,做三教聖人的傳人,真正落實「繼絕學,開太平」的使命,認真努力去做。這是我們紀念清明節真正的、真實的義趣,願我們共同勉勵。
恭錄自 淨空老法師、悟道法師講演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