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彌陀要解》曰:不可思議,略有五意」。這蕅益大師的,蓮池大師說四個意思,蕅益大師說五意。「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有道理,你修任何一個法門都要斷煩惱,煩惱不斷你決定不能證得,連小乘須陀洹都要把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你才能證得。所以今天你能不能去找到一個小乘初果?找不到,沒聽說過,誰證初果沒聽說過,這是佛法證果最低的位次。在大乘裡面十信位初信菩薩,十信好比佛教小學,小學一年級,我們去找,恐怕找遍全世界找不到一個,這都是真的。
初果是什麼樣子?八十八品見惑,佛菩薩、祖師大德為了教學方便起見,把它歸納為五大類,好講。第一個身見斷了,不再執著身是我,誰做到?換句話說,《金剛經》上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證得了,初果就證得,開始證得,愈往上面去就愈深入。我們可以這樣說法,大家好懂,初果證得少分,他少分起作用,他是真的證得,不是假的,四果就證得圓滿,四相真的破了。
第二個邊見破了,邊見是二邊,我們現在講對立,他這概念沒有了。他不會跟一切人對立,不會跟一切事對立,也不會跟一切物對立,就天地萬物。換句話說,他真正能做到「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不對立才能做到,對立做不到。
第三、第四我們中國人講成見,某人成見很深,或者現在的話,主觀觀念太強,什麼事情都是自己的意思是對的,別人總是錯誤的,主觀觀念。佛法把這個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因上的成因,一類是果上的成因,全是錯誤的,他放下了。第五是不屬於這四種,一切錯誤的看法,全放下了,這才是初果,才入門。依這個標準來看,幾個人能做到?向上就不必說了。
淨土法門不需要斷惑,就是最起碼的八十八品見惑都不要斷,你就能往生。不斷怎麼能往生?你把它伏住、控制住,讓它不起作用,就能往生。所以叫伏斷,不是真的斷,不是滅斷,是伏,石頭壓草壓住了,用什麼東西壓住?用這一句佛號。我念念都是阿彌陀佛,不讓這個東西滲透進來,不准夾雜,沒有懷疑。念佛這個功夫,就能把這些妄想、錯誤的看法、錯誤的想法統統伏住,我什麼都不想,我就想阿彌陀佛,我就想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在哪裡?《無量壽經》就是的。《無量壽經》是極樂世界的說明書,是極樂世界的導遊,介紹極樂世界,我天天想這個不想別的,統統放下了,你就成功!你看這個多高明。八萬四千法門裡,哪有這樣方便的法門?我們沒有這個法門,修任何法門,說老實話都不可能在這一生當中成就,你做不到。唯有這個法門你能做到,而且成功又特別殊勝,真正不可思議。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五O集)2011/3/29 檔名:02-039-0350
又「稱名之法」,這就是稱阿彌陀佛名號修行的這個方法,「不擇賢愚,不揀男女,若貧若富,若貴若賤,皆可修之」。它沒有選擇,它是平等法,你是聖賢,行,你是愚痴也行,男子也行,女人也行,貧窮也能修,富貴也能修。貴是有地位,賤是沒有地位,不論貧富貴賤統統可以修,這樣的法門到哪裡去找!八萬四千法門要用這些條件的話,許多法門都淘汰掉了,唯獨持名念佛統統具足。
「故知此經所示」,這個此經講的就是《彌陀經》講的,小本,當然小本如是,大本不例外。大本、小本是一部經,一個說得簡單,一個說得詳細。對知識分子、對現代人是要講得詳細一點,不詳細他不了解,他不能接受。《彌陀經》可以接引善根福德因緣深厚的;善根福德差一點的,《無量壽經》好,他聽《無量壽經》他會相信。
「乃攝機至廣之法門也」,攝受眾生,也就是說這個法門的當機者。符合這個法門的條件的人太多太多了,可以說是找不到一個人不適合修這個法門的人,找不到。人人都可以修,人人都可以往生,人人都可以一生成佛,這還得了!不得了,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這也是我們不能不認真學習的。
八萬四千法門,其他的法門沒有把握成就,唯獨這個法門,真是善導大師所說的,「萬修萬人去」。我們要相信這句話,只要你不違背菩提心,你能隨順菩提心,一向專念,你就決定成就了。在一切經裡頭,一切法門裡面,要說到攝機,真正做到至廣至大,只有這部經,除這部經之外,你就找不到第二部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九九集)2011/5/6 檔名:02-039-0399
「持名妙法既至簡易穩妥,又復最極圓頓,是故十方如來同讚,千經萬論共指」。淨土宗這個修行方法最簡單、最容易、最穩當,又最極圓頓,圓是圓滿,頓是頓超,這個超一直超到等覺菩薩,所以十方如來沒有一個不讚歎的。前面我們讀過,釋迦牟尼佛代表諸佛,讚歎阿彌陀佛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諸佛讚歎。
千經萬論共指,這個指就是指歸,無量無邊的法門,到最後統統歸淨土,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的。《華嚴》到末後,可以說無論修學哪個法門,最後的成就都是往生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報土。到了華藏世界,隨著文殊、普賢這兩位菩薩導歸極樂,到極樂世界去,向阿彌陀佛學習。這就是為什麼十方如來同讚,千經萬論共指,很明顯的例子擺在眼前。
末後這一句,念老勸導我們大家,「世之行人」,這個世間修行人,實實在在應該「速發大心」,趕快發心。發什麼樣的心?發真信心,對於極樂世界、對於阿彌陀佛再也不懷疑了,真信,真正發願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你發這個心,然後「一向專念」,就用持名的方法,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專念「阿彌陀佛」,這就對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O五集)2011/5/10 檔名:02-03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