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若得五欲 當願眾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隱 |淨空老法師開示

廣為分享,功德無量:

若得五欲。當願眾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隱 |淨空老法師開示

  佛在很多經典裡面無數次的警惕我們,「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念的人很多,古來的這些大德許多著作裡面都引用這些話,有幾個人真正覺悟到?凡聖的差別就是在迷悟,也就是在染淨。染是煩惱,清淨是智慧,《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是般若。煩惱跟智慧是一體,一體的兩面,我們講正反兩面,正面是覺,反面是迷;覺了就是佛菩薩,迷了就叫凡夫,凡夫跟佛菩薩是一不是二。凡夫跟佛菩薩,給你說穿了,就是你自己本人,自性覺,你就成佛;自性迷,那就是凡夫,你就墮落了。如何保持覺而不迷?你在這上下功夫,你才真正能回頭,真正能夠回歸自性。凡夫沒有別的,無量劫來迷失了自性,我們常講,迷的時間太久,迷得太深,很難回頭。很難回頭是一個形容詞,並不是真話,怕的是什麼?怕的是你不覺,真的一念覺,凡夫成佛了。

  學佛要認識釋迦牟尼佛,你對他一無所知,對佛那種恭敬、敬仰的心生不出來。正如同你對你家裡頭歷史淵源一無所知,你對你家裡那個愛心生不起來,一樣的道理;你對它了解得愈深刻,你真的自自然然會關懷它、會愛它。所以他給我指導的方法,你首先認識釋迦牟尼佛,那是釋迦牟尼佛傳記,唐朝人寫的,讀了之後佩服得五體投地。世間人追求五欲,無所不用其極,釋迦牟尼佛五欲全得到了,王子的身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那他是一概具足,他捨掉了。十九歲離開家庭,尋師訪道,他要為自己、為眾生解決一個問題,什麼問題?生老病死的問題,這是人生大事,這是真正叫離苦得樂。生老病死苦,再展開就是我們講的八苦: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這個苦怎樣?苦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會有?怎樣能夠離苦?離苦就得樂了,這是說佛他的動機。

  他知道名利、五欲是苦的根本,要把這個捨掉,一生為我們做出示現,真正沒有貪心,對於財色名食睡、名聞利養確實沒有一絲毫貪心,真的放下了。我們學佛,你要跟釋迦牟尼佛學,你首先要把這個放下,為什麼?這個東西不但障礙生死、障礙解脫,還障礙你開悟;你只要沾上這個東西,你這一生決定不能開悟。你學佛,你讀經,你研究,我常做比喻來說,你讀經,每天讀經念佛有口無心。那就好像我們吃飯,你看到菜單,經書是菜單,你看到了,你認真的學習它,研究討論,甚至於你還寫的許多論文,說得天花亂墜,你沒做到。那就好像菜端上桌了,你還沒吃到,什麼味道不知道,你得不到法喜,你還是喜怒哀樂,還是過世間人的生活,你不是過釋迦牟尼佛的生活。如果你把經教的道理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把經典裡面的教訓變成你自己生活行為,那你這個菜就吃到了,你知道味道,你也得到養分,才真正得法益。你不能做到,那個東西是別人的,不是你的。

  所以老師的指導關係太大了,首先教你認識,我對佛尊敬,那對於傳佛教的這些大師怎麼會不尊敬?敬法當然你就敬僧。我對於佛法是一無所知,我對於傳法的師那個恭敬心怎麼生得起來?所以現在這個承傳失落了,不懂這些道理,真正善知識沒有了,接引的方法都錯了。所以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這五十五年學佛沒走冤枉路,三個都是真善知識,這是諺語所謂可遇不可求。

  看到釋迦牟尼佛已經得五欲六塵的享受,他能夠捨得那麼乾淨,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去思惟的。為什麼他去過那種「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過托缽的生活?佛提倡的是離苦得樂,我們看這個生活太苦了,這是離樂得苦。你看世間人說五欲是樂,地位是國王,在古時候講「貴為天子,富有四海」,所有一切眾生都是向這個目標去追求,他得到了,放棄,去過那種那麼苦的生活,我們讀了之後,想好多天都想不通。想不通,這個問題放在那裡,這就是佛法講的疑情,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以後慢慢的契入經典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它裡頭有真樂。

  這個樂使我們想到儒家的,你看從前儒家的大德常常講「孔顏之樂」,儒家所希求的,但是很少人做到。為什麼做不到?五欲六塵放不下,名聞利養放不下,所以他不能體會。你看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夫子對他讚歎;要是一般人過這個生活,「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一天到晚高興得不得了,快樂得不得了,過那樣的生活。可是釋迦牟尼佛過的生活比他那個還要苦,他還有陋巷可住,釋迦牟尼佛樹下一宿,而且樹下還規定不能每天在那個樹下,要常常換,為什麼?對這個樹下不起貪心。如果一棵大樹陰涼,很好、很舒服,你對那起貪心,天天換地方。

  世間人迷戀在這個地方,所以『當願眾生,拔除欲箭』。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這是外面的東西,非常不好的東西,能夠引起你阿賴耶裡面貪瞋痴慢煩惱習氣。那裡頭有種子,有煩惱習氣種子,外面這些東西是外緣,這是不善的緣,煩惱的緣。種子跟緣一結合就起現行,這個現行很痛苦,你不把這個東西拔除,你的心怎麼會安?你怎麼會清淨?你怎麼會平等?你要認真把它拔掉,然後你就體會到孔顏之樂,世尊之樂。世尊那麼大的一個團體,大眾之樂,這個樂是什麼?《論語》裡講的一句話說得好,「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很不容易體會到。就像我剛才舉例子,那個菜真正吃下去你才懂得那個味道,你沒有吃下去你不懂,看到,不行。

  現在搞佛學,佛學就是你看到,你沒有嘗到,古人所講的「說食數寶」,自己沒分。一定要契入,契入裡頭快樂就太多了,這個快樂說不出的,別人沒有法子體會的。所以我契入境界之後,才懂得《論語》裡頭這句話,「學而時習之」,學是學,習是落實,習是做到了,把你所學的東西全部都做到了,快樂!

恭錄自: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五0三卷)  2006/1/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