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知果報亦不可思議|淨空老法師開示

金剛經的智言慧語|淨空法師開示
廣為分享,功德無量:

✔️眾生心裡想什麼相,佛為何就能現這個相❓
✔️不可以思,不可以議,佛還跟我們說了這麼一大堆,這是什麼❓
✔️金山活佛妙善法師吃飯的公案
✔️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界一切業緣要是不能徹底放下,你怎麼能往生❓
✔️惟證方知,一定要你自己親證,怎麼證法❓
✔️佛法是不二法門,難易不二。為什麼說難?為什麼叫易❓

  【世尊此言,是誡行人當知此事本非言說所及,惟證方知。】

  般若確確實實如此,一定要你自己親證。怎麼證法?就是放下。你放下了,你就知道、你就明瞭了;你要是不放下,一切諸佛給你說,都叫隔靴搔癢,很不容易體會。你放下一分,你就體會到一分;你放下二分,你就體會二分;你愈放得多,你愈體會得多。所以這個事情一定要從放下才能見效,讀沒用的,研究討論怎麼搞都沒用的,這叫真正的佛法。

  真正佛法,你讀遍三藏十二部,讀得滾瓜爛熟,從後面可以背到前面,你要不能放下還是沒用。佛法你懂不懂?你一點都不懂,你所懂得的是皮毛文字。文字懂不懂?文字還是心則狂亂、狐疑不信,文字也沒懂。必須真正做到,親證境界了,然後聽佛講經的文字,你真的就懂了。

  這是佛法的難處!給諸位說,所謂難處,也真正是佛法的易處,佛法是不二法門,難易不二。為什麼說難?不肯放下就難。念上幾百年,背熟三藏十二部,沒進去、沒懂,這不是難嗎?為什麼叫易?放下就容易了,真的放下了,一部經沒讀,像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一部經也沒讀,他什麼經都懂,易處!六祖惠能容易,學教的人好難!難易在哪裡?肯不肯放下。惟證方知,諸位要曉得,什麼叫證?放下就是證。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70集1995/5

  【久久方能相應,不可狂也。】

  就是一定要一切放下、一切看破,把我們的一些毛病習氣統統修正過來,這樣才能見到功夫。千萬不可狂妄,人一發狂就完了、就錯了。

  世間法裡面,孔老夫子曾經有個比喻說,這《論語》上講的,如果有一個人,他的才華像周公那樣,周公是孔老夫子最佩服的人,這個人他的才華像周公之才之美,「若驕且吝」;假如他犯了兩個毛病,一個是驕傲,狂妄就是驕傲,一個是吝嗇,吝嗇就是執著、慳吝、貪吝。夫子說:「其餘則不足觀也」,他那個如周公之才之美,那是假的不是真的,那是裝出來騙人的,不是實在的。

  真正是實在的,決定沒有驕慢,決定沒有執著。如果他還有執著,他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實在講,一般人裝模作樣,欺騙一般眾生容易,欺騙有學問的人不容易。不管你什麼大德,他一看你,你還有傲慢的習氣,還有分別執著,他對你就是敬而遠之。為什麼?你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沒有真實的修行功夫,你沒有實德。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70集1995/5

  【「當知」兩句,正是規誡狂疑者之詞。】

  佛說應當要知道。一個是學了一點般若,自己以為有智慧了,這個智慧差不多跟佛菩薩一樣了,真的生起狂妄之心,這種心態往往就妄談般若。

  妄談般若的人多!諸位仔細看看《金剛經》江味農居士的講義,我們節錄節得少,他講義寫得很詳細。他說在唐宋的晚年,把般若講錯的人就很多,那個時候就妄談般若,何況現代!

  為什麼會把般若講錯?講錯了是什麼?講錯了就是惡取空。般若,一切都不執著,尤其《金剛經》上這幾句話,「則非、是名」,常常被人家誤會,這就是犯了很大的毛病。唐宋之後,許多大德不敢講《般若經》,就是怕聽經的人錯會了意思。

  不要認為吃飯者則非吃飯,是名吃飯,那個問題多了;殺人者則非殺人,是名殺人。你這不是無惡不作了嗎?這叫般若?妄談般若!真的學《金剛經》發生這樣誤會的人很多很多!撥無因果、無所不為,這將來必墮阿鼻地獄。佛不害人,他自己害自己,他自己錯解了佛的意思。

  所以江居士說般若一定要講,但是要講一定要細講,決定不能讓人有誤會。為什麼?這個經是三寶命脈,是我們得度的根源。我們能不能往生,實在講與這個經大有關係。

  你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界一切業緣要是不能徹底放下,你怎麼能往生?放下就是金剛般若,《金剛般若》受持不是指別的,就是叫你一切放下,法相、非法相都不可住,兩邊不住;教你生心,一心念佛,這是決定得生。

  《金剛經》的原理原則就像數學的公式一樣,佛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都可以帶進去,都可以讓你得到究竟圓滿的成就。所以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不可思議,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佛在此地教我們當知。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70集1995/5

  【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故也】

  經的真實義,真實義是什麼?不能夠想。思是想,不可以想的。議是講解討論,不可以說的。你能夠想的不是經義,你能夠說的也不是。所以這個經你要去研究,那不叫冤枉!經怎麼可以研究?我過去在講席當中常常跟大家說,經沒意思,如果有意思的話就是死的。死東西它才有意思,經沒有意思。

   所以一百個人講,有一百種的意思出來;一個人講,《金剛經》我也講了不少遍,每遍講的意思都不一樣,它怎麼有意思?沒有意思,它起作用就無量義;要有個意思,那就是死的,就坐實,就死了。所以經是活活潑潑,經只可以讀,不能研究討論,不能思惟想像。思惟想像是妄想、打妄想;研究討論是胡說八道。那就是前面講的,妄談般若。

   不可以思,不可以議,佛居然有思有議,跟我們說了這麼一大堆,這是什麼?這是如來無住生心。可是在他是生心無住;我們很糟糕,我們生心馬上就住,這就壞了,不解如來真實義。 如果我們能解如來真實義,我們聽了之後,聽了之後也無住,那就是所謂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我們聽經,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這就是微密契入。

   諸位要是這四個字不懂的話,你反覆想想我這個講法,這就叫微密契入,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這兩句話的反覆,實在講,根在哪裡?根就是無住生心。無就是無住,應無所住,說聽就是生心。諸位要記住,生心無住,無住生心,這樣就微密契入。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說話給別人聽,是不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別人說話我們聽,是不是聽而無聽、無聽而聽?你要是在講堂上聽經是這樣的,離開講堂真的有說有聽,不就又完了?又回到老習氣那裡去了!一切時、一切處,與一切眾生接觸,都是這個樣子,這才叫真正受持《金剛般若》,才是真正的微密觀照。

   穿衣吃飯也是如此,吃飯吃而無吃、無吃而吃,我們做不到,我們是真的有吃。金山活佛妙善一吃,別人盛飯送給他吃,供養他很高興,他也很歡喜,好!你供養他,「來!我來,我吃你一碗」,那個人又添一碗,「行!我吃你一碗」,一個不空過,一下吃了十八碗。這不就撐壞了?旁邊樂觀法師看他這個樣子,「活佛你行嗎?」活佛悄悄跟他講,告訴他:「你是一個研究經的,你懂不懂一多不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你要是懂這個道理,再多都是一,不要說十八碗,一百八十碗他也沒覺得脹。人家是入這個境界,沒有多少!我們是著在多少上,人家多跟少是一,這個很厲害!有一天他也試驗,盛飯送給樂觀法師吃,吃一會兒,又給他添,連續添,他也吃了十碗;「你覺得怎樣?」他也沒有覺得什麼!

   可見得都是一個念頭,這個念頭是個妄念,妄念在作祟,妄念沒有了,一多不二、萬法一如,這才入了微密契入,這是不思議解脫境界。我們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太厲害了,不肯放下,沒有看破不肯放下。《金剛經》之妙,這樣少的經文,這麼樣簡單圓滿的開示,一點不囉嗦,沒有委曲婉轉,直截了當告訴我們,真正懂得它的意思,體會它的意思,依教奉行,實實在在是不可思議,這是經義不可思議。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70集1995/5

  【當知果報亦不可思議】

  成佛了,凡夫著了成佛的相。佛有沒有著成佛的相?沒有。佛沒有著成佛的相,菩薩也沒有著成菩薩的相。如果著了成佛的相,著了成菩薩的相,他還能分身嗎?他還能應化嗎?不能。所以他這個相沒有了;相沒有了,才能夠「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眾生心裡想什麼相,他就變成什麼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我們眾生想出來的。凡夫認為這個相是大人之相、是貴相、富貴相,佛就現這個相。佛沒有相,所以他能夠現相。

  我們為什麼這個面孔不能改變,執著!我這個相就是這樣子,不是這個就不是我,這個相就不能改、不能變,道理就在此地。執著,著相!

  佛在此地教我們離相,我們在這個經上看到,從小乘須陀洹起就離相,可見得離相就是證果。證果是什麼意思?證果就是離相,不是別的,證果就是離相,離相就是證果。所以說「佛即非佛」。

  「當知果報亦不可思議」,這個解釋很精簡,實在講很清楚很明白,我們要真正的去體會,要把它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那就是奉持金剛般若。從來不念《金剛經》一個字,也是圓圓滿滿奉持金剛般若。如果你做不到,你每天把《金剛經》念上二十遍,與受持毫不相干,這個要知道。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70集1995/5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