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老和尚答疑解惑|修持篇

淨空老法師 淨空法師 2013
廣為分享,功德無量:

答:可以的。大勢至菩薩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你多看書、多看錄相帶,加深自己的印象,這是屬於憶佛。再加上念佛,就是古人講的「解行並重」。21-090-0088

答:你先要懂得什麼叫禪,你必須讀《六祖壇經》,依照《壇經》的方法修學。而念這句「阿彌陀佛」也是修禪,《大集經》講:「念佛法門是無上深妙禪」。禪的定義,就是《金剛經》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不著相,用現在話說,決定不會受外面境界影響,這是禪。「坐」,不是真的叫你坐在那裡,坐是比喻不動。人坐在那個地方是很安穩的、不動的,這是講你的心在五欲六塵裡面不動了,這是「坐禪」。你讀了《壇經》,讀了禪宗語錄就會明瞭,念佛人二六時中,心安住在阿彌陀佛佛號上,就是無上深妙禪。21-090-0088

答:修苦行對成佛有幫助,特別是在初學。釋迦牟尼佛示現的就是苦行,佛教導我們「以苦為師,以戒為師」,一個學佛的人不能嚴持戒律,不能吃苦,就肯定不能成就。在佛法修學上,只是結個緣,種個遠因。

  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就是以這種心態學佛,所以學了無量劫,還是這個樣子。雖然善根、福德深厚,還是不能成就,也免不了六道輪迴。如果你能覺悟,在這一生當中,真正相信並聽從佛的教誨去真幹,這一生肯定有成就。你過去生有深厚的善根,這一生中一發心,就得諸佛護念,三寶威神加持,那個力量很大。所以,苦一定要吃!

  要記住,貪圖眼前的一點享受,將來要受無量的苦難;如果肯受眼前這一點苦難,將來得大樂,果報不可思議!因此,學佛的人要有智慧,要有遠大的眼光,眼前這幾十年算得了什麼!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做出榜樣,他捨棄富裕的生活去出家,他的父親是國王可以護法,但他還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天天托缽,這是做給我們看的。這樣才能成得了佛,這個用意很深!21-090-0090

答:最重要的是多聽經,因果教育非常重要,印光大師提倡《了凡四訓》、《感應篇》和《安士全書》。因果教育擺在第一位,真正知道因果的理論與事實真相,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就會收斂,我們就會斷惡修善,真的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修善就從布施做起,修財布施來彌補過去生中沒有財布施的因,《了凡四訓》對於這個講得非常透徹。修法布施得聰明智慧;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修這三種因,一定得三種善的果報,這個事情對任何人都公平,不必去爭。21-255-0001

答:「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只要真正念到一心不亂,求願往生,都可以。但是一定要以「淨業三福」為基礎,否則很難生淨土。21-117-0001

答:見佛,有真的見到佛,也有魔變現的佛。從什麼地方辨別?從你自己心裡辨別。心裡辨別也有程度上的差別,自己心真正到清淨,一切不染著,會見到真佛。見到真佛也不必生歡喜心,一生歡喜心,那個佛就是魔,他把你的清淨心破壞了。我們念佛人的目標是「一心不亂」,他來就把你的一心破壞了,因為你的心亂了。你一歡喜就告訴人:「我今天見到佛,佛如何……」,所以你是見到魔,不是見到佛。《楞嚴經》講:「見到佛的境界也不要理會,就是好境界;如果一著相,一生歡喜,這個境界就是魔境界。」因此,是佛、是魔不在外面,而是自己的心,自己見到了,心還是跟沒有見到一樣,依舊是清淨平等覺,沒有受外境干擾,這是佛境界。縱然見到魔,見到妖魔鬼怪、青面獠牙,你心裡還是如如不動,若無其事,那個青面獠牙也是佛。所以,只要讓你起歡喜心或者起怨恨心,你的煩惱被他勾起來了,這就是魔境界。反之,你不生煩惱,心地清淨平等,什麼境界都是佛境界。

  懂得此原則,你睜開眼睛看到許多人,你看到會討厭,魔境界就現前了;你看到就歡喜,魔境界也現前了。看到所有境界,心不動,就是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決定不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更深一步,是連這個念頭都沒有,那就是「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都沒有,你的功夫成就了。

  因此,真正修行在哪裡?就在境界上歷事鍊心,離開境界到何處去修?修行人到市場去觀摩,觀摩是修行,那個產品日新月異,樣樣看清楚,樣樣都懂,這是智慧。看了怎麼樣?如如不動,決定沒有「這個東西很好,我想得到一個」的這種念頭。「定」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甚深禪定;「慧」是樣樣清楚、樣樣明白。定慧等學都在生活當中,穿衣吃飯點點滴滴都是戒定慧三學。

  所以,見到佛,應當要保持見如不見,不必跟人家說。從前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三次見到西方極樂世界,從未跟人提過一個字。他到往生的時候,西方極樂世界現象又現前了,這時才告訴大家:「西方極樂世界以前見過三次,現在又現前了,我要去了。」人家問他見到的境界相,他說:「跟《無量壽經》講的完全一樣。」慧遠大師那個時代,經典翻譯得很少,只有《無量壽經》翻譯出來,《阿彌陀經》跟《觀無量壽佛經》都還沒有翻成中文,所以最初他們依靠的就是《無量壽經》。因此,不是到自己臨走,就不需要跟人講。

  以後祖師大德們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有境界可以跟自己的老師講,請老師印證,但不能隨便跟別人講。為什麼?你有想跟別人講的這個念頭,心裡就已經被污染了。能看到一切境界就像沒有看到一樣,事情都知道,心裡不落印象,這個功夫高!十二因緣講「愛、取、有」,「有」斷了,就是不落印象,這是最高的功夫。21-090-0090

答:自古至今,保持道心不退轉的,一生決定成就;道心進進退退的,就很難成就。如何才能保持不退?歸納起來不外乎兩種因素:第一是「過去生中修積的善根、福德、因緣深厚」,這種人若接觸念佛法門,決定往生作佛。第二是「對於教理透徹,深信不疑」,明瞭利害得失,也能不退道心,這一生也決定成就。我們常常退道心,這就說明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不夠深厚。但是我們能得人身、聞正法,有機緣聽到淨土法門,更難得的是能遇到夏蓮居老居士的《無量壽經》會集本,此因緣也很殊勝。

  如何彌補過去生中修積的善根、福德之不足?讀經、聽教。古代讀書人常說:「三天不讀聖賢書,面目全非」,這就是說三天不接受聖賢人教誨,煩惱習氣都起現行,這就退轉了。學佛者三天不讀經、不聽經,煩惱習氣決定起現行,可見讀經、聽經之重要。但現在講經法師太少了,這也是我們全心全力積極培訓年輕法師之目的所在,希望他們能續佛慧命,弘法利生。

  現在我們利用高科技,將講經傳播到網路上,大家都能看得到。此外,每堂講經都有光碟大量流通。大家有時間可以反覆聽,聽多了就會開悟。到真正覺悟,就不會退心了。這是用經教來彌補過去生中善根、福德之不足,幫助我們不退轉,勇猛精進;幫助我們放下萬緣,專修專弘。有良好的修學心態,是功夫得力之基礎。能夠保持這個基礎,不斷精進,功夫一定會向上提升。20-014-0323

答:巧妙的方法都在經典裡面,我們今天所依據的兩部最重要的經典,就是《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為什麼會退轉?自己修行的這一點功夫敵不過習氣,我們的煩惱習氣、業障太重。這是人之常情,諸佛菩薩在初學的時候也不例外,也是這種情形。但是你要有恆心,要有毅力,要把這個世間一切的緣都看淡,無論是人、事、物,都要看淡;若一年比一年淡薄,那我們就有進步。雖然你每天誦經念佛很用功,但對世緣還是看得那麼重,還是那樣分別、執著,那就毫無功夫。聽經、念佛是白費勁了,只是跟佛法結一點緣而已,這一生不得受用。這樣的情形,我們生生世世都如是。如果過去生中修學功夫得力,你早就往生,怎麼還會跑到這兒來?過去錯了,希望這一次不要再錯過了,這個很重要。

  真學佛人,決定不與人計較。根據經論的善惡標準,看到別人善,很好;不善,也好。跟一切人接觸,人家善的、好的,想想自己有沒有?若有,應當保持、不退失;若沒有,就要趕快學習。見到人家不善,看看他那個不善我有沒有?有,就要改過自新;沒有,就要勉勵自己,不要有這種惡念頭、惡行為,這就對了。所以,善人惡人、順境逆境,對修行人來講都有好處,沒有壞處;善人惡人都是老師,順境逆境都是道場。會修行的人,所有的人都是佛菩薩,他不是在正面教我,就是在反面教我。你若會學,天天都會有進步。真正會學的人,真正肯學的人,沒有障礙。你要是不能夠轉環境,就會被環境所轉,被環境所轉就很難有成就。21-246-0001

答:懺罪每個宗教都重視,而且在行門裡面是最重要的一個科目。懺罪就是「後不再造」,儒家講的「不二過」,過失只有一次。如果懺罪之後還造這個罪,就錯了,那完全就不靈了。所以,真正修行人會每天反省、檢點,反省、檢點就是開悟。開悟是把自己的毛病、缺點找出來,把這些缺陷、毛病修正過來,這是真懺悔、真修行。

  形式是求三寶加持,也叫發露懺悔,把你悔改的誠意流露出來。但是若只在佛菩薩面前流露,在大眾面前不敢流露,你那個罪就永遠懺不乾淨,這個要懂得。所以佛家的懺悔叫發露懺悔,發露並不是指對佛菩薩,是指對一切大眾承認自己的過失,改過自新。21-253-0001

答:這是佛門自古以來,很嚴重的問題,我們學佛不是昏沈,就是掉舉。昏沈是精神提不起來,用功的時候打瞌睡,念佛也打瞌睡,甚至於繞佛也在那兒睡,這是昏沈。掉舉相反,心裡頭妄念太多,七上八下,心定不下來。最重要的是要知道,這些病根叫業障,那你從哪裡做起?懺除業障,你要真正懺悔!怎樣懺悔法?懺悔不是天天在佛前面磕頭,求佛菩薩饒恕,沒用的,佛菩薩不管這些事情。

  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他說有時候你求沒有感應,不是佛那邊沒有感應,是自己有業障;只要把業障消除,你所求的感應就現前,這是老師教我的。怎樣懺除業障?老師說四個字,「後不再造」,我就明白了,跟儒家講的「不貳過」是一個意思。我知道這個錯了,下一次再不會犯同樣的錯誤,這叫真懺悔。

  章嘉大師很慈悲,講理,讓你真正清楚,不重視形式,重實質。佛菩薩面前那是形式上懺悔,那個懺悔要沒有實質,懺完了之後明天照幹,這怎麼行?天天幹,天天懺,懺不了的。決定要記住,知道自己過失這叫覺悟,我們佛家叫開悟。把過失改掉叫修行。修行並不是一天念多少佛,拜多少佛,念多少經,不是,那是形式。

  真正把自己毛病改掉,這叫真修行,你要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我第一次聽到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以後我在新加坡,有一次與納丹總統坐在一起吃飯,他告訴我,他最尊敬的宗教是佛教,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沒有關係,實質非常重要。21-289-0001

答:肯定有希望!年歲大的人,眼睛不好,聽力差,可以不聽經、不看經,只要專心念佛、拜佛就好。一心向佛,決定得生。21-242-0001

答:《弟子規》字字句句要在生活上做到,要這樣的學習,不是背誦,背誦沒有用處;不是講解,講解也沒有用處。要做到,做到之後你再講解,那就是你自己的《弟子規》,不是別人的,才能感動人。我也常常跟同學們說,你看現在楊老師、蔡老師他們幾個人,在講《弟子規》的時候都有很多人在流眼淚,在懺悔。什麼原因?他先做到了,所以才能感動人。蔡禮旭告訴我,他先以一年的時間學習,完全做到,然後才出來講,講的都是他內心裡面的感觸,所以他能夠感動人。你自己做不到,你去講,是不會感動人的;一定要做到,做到了你就有心得,你才有真正的感受。21-289-0001

答:還是這句話,百分之百做到,你求願往生你決定得生。為什麼?你是善人,《弟子規》做到,是真正標準的善人。你看西方極樂世界,《彌陀經》上「善男子善女人」,你有一分,條件「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這三個條件都具足。你有善根,你能夠認識《弟子規》,知道這是好東西,這是善根;你肯落實,肯認真去做,這是福德;你知道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你祈求往生,這是因緣。你三個條件統統具足,怎麼會不往生?

你不是善人,天天念阿彌陀佛,一天念二十萬聲,阿彌陀佛想來接你,那邊大眾排斥,你就去不了。那邊大眾說,「他不是善人,他到這兒來會把我們的團體擾亂」,人家不答應,不接受你,你就去不了。所以你要考慮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儘管慈悲,還得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大眾對你都肯定,都承認,說這個人是好人,我們歡迎他來,你才能去得了。你的心行不善,去不了,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21-289-0001

答:你只要認真去做,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智慧慢慢就開了。煩惱輕,智慧長,煩惱與智慧是一不是二。智慧輕,煩惱就長,如明與暗是一體的。所以,佛說煩惱即菩提,它是一體的兩面;我們只要把煩惱放下,智慧自然就增長。而且效驗也不可思議,身體變好,耳目聰敏。

  你能把一切事情放下,這是大福報,享清福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福報。我常講,我是世界上最有福報的人。為什麼?我心裡沒事,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無牽掛、無憂慮,方是真正的福報。管事的人很辛苦,像帝王、總統要管很多事情,不說別的,天天要見客人,天天跟人家握手,就很累了。這種事情,請我去做,我都不去。21-242-0001

答:功德要從心地上下功夫,從心地裡面斷惡修善,要肯定人性本善,《三字經》上講,「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每個人心地都是純淨純善,佛在《華嚴》、《圓覺》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是因為自己的本性、本善變質了,這個轉變與外人沒有關係,關係都在自己,我們迷失了自性。六根接觸外面境界,見色聞聲被外面環境迷了,在環境裡面打妄想、起分別、起執著,就變成不善。所以就愈迷愈深,無法自拔,本來在一真法界,卻墮落到十法界裡頭。我們今天墮落在人道,人道再往下去就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如果我們的心行不善,決定往下墮落,心行能夠轉變,就往上超升。

  所以我們常常為來生著想,來生裡面第一殊勝的是極樂世界,因為到極樂世界肯定作佛。《黃帝內經.靈樞經》說,人的壽命應該要活兩百歲。但是你不會保養,所以活不到兩百歲。怎樣保養?養心要靜,養身要動。心,在《金剛經》上講的三心不可得,《楞嚴經》七處徵心,心在哪裡?找不到。心真有,但它不是在一個地方。所以心要空,心要虛,心要靜,心裡不能有東西,天天打妄想,傷心!傷心就是害命,害自己不是害別人,你的壽命不會正常。拜佛是運動。我們凡夫不能沒有念頭,拜佛若做到沒有念頭就成功了,念頭斷不掉怎麼辦?一念,心裡只念阿彌陀佛,把所有一切妄念歸成一念。哪天這一念也沒有了,你就功德圓滿。所以,念佛是用這個方法,把你所有一切妄念止住,以一念治一切妄念,是這個道理。

  參禪用數息,用這個也可以,但是不如念佛好。念佛有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經上講的,他曾經發了願,所以我們念他的時候,有佛力加持。懂這個道理才對念佛有信心,你才會歡喜念。所以心要靜,身要動,這是修持的方法。修功德與這完全相應,修福德也相應,修福德裡面就是有心,你還有妄想、分別、執著。修財布施得財富,修法布施得聰明智慧,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認真去修這三種布施,你就得這三種果報,這三種果報是福德。21-253-0001

答:這個方法確實是好,是得禪定的捷徑,但你求得禪定的心切,這就是魔障。中國古諺語常說:「欲速則不達。」若在三個月當中,禪定沒有成就,著魔障了,就大錯特錯了。佛法的修學一切都要順其自然,有心想成就,這個心是妄想,這個妄想跟魔相應,魔就來了。只要你有欲望:我想成佛、我想得定,魔就來了。所以,佛菩薩沒有念頭,任何境界裡,就是廣度眾生,他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魔對他一點辦法也沒有。能到這個境界就是完全用真性,就是法身菩薩。

  我們業障深重,會起心動念,晚上睡覺會作夢,這就是凡夫。會起心動念,要用什麼方法對治?用念佛的方法。《大集經》講:「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無上深妙禪」,你們相信嗎?般舟三昧是勇猛精進,一句佛號九十天當中不間斷。念佛的原則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你要九十天當中守住「不間斷」。而且如果你還有個「不夾雜」的這個妄念在其中,就不能成就。

  一般佛堂裡有善知識在旁邊輔導,就是要把你的妄念打掉。禪堂參禪也是一樣,一看這個人起心動念了,香板就打下去,把你的妄念打掉,不許可你懷疑、夾雜、間斷,功夫才能成就,那是真正上根利智的人,不是普通人。

  「般舟三昧」難!般舟三昧一期是九十天,九十天不能睡覺,不能坐下來,躺下來當然更不許可,只可以站著走動,這不是普通人能修的。現代人最好採取諦閑老和尚教誨的方法,就是「一心專念」,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這個方法好!諦閑老和尚有一位鍋漏匠的學生,修了三年多修成功了,預知時至往生,站著走的,走了之後還站了三天,等他的師父替他辦後事。諦老非常讚歎:「天下叢林的方丈住持比不上你,講經大法師也比不上你!」他就是一心專念,沒有妄想,三年成功了,這個例子太多了。

  所以,我們要發這個心,真幹!真放得下,這個世間的一切都不要去管,我要到極樂世界去,成就之後再回來幫助大家。我到極樂世界是去求學,成就自己的智慧德能,回來再幫助這些苦難眾生,這就是菩提心。決不是說「這裡的業障太重了,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享福」,這是避難的心態,這個念頭是錯誤了,決定不能往生。

  念佛根性也有上、中、下三等,對於普通人就是普通的方法,諦閑老和尚的方法是對普通人,這對一般人非常有效。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到念佛堂再接著念;換言之,無論世法、佛法都不可以有壓力,只要精神、身體有壓力就不能成就,都會著魔障。這都是魔障的緣,這個緣要斷除、離開。身心一切放鬆,沒有一絲毫壓力,心地清淨快樂,法喜充滿,功夫才能得力。

  倘若在五欲六塵當中與大眾相處,一絲毫都不沾染,念頭都不起,你就成功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把握,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憑什麼?心淨則佛土淨。

  而我們要開自己的智慧,不需要聽別人的,不需要記別人的,連釋迦牟尼佛的東西都不要記。要開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智慧開了,與佛的智慧無二無別,佛經一展開,經文是什麼意思,自己統統都知道了,哪裡還要去想!所以,一個人能純淨純善就成功了。我們在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在當中練純淨純善,練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功夫在此,這是真功夫。所以,快捷的方法才是最穩當的。般舟三昧是一種方法、助緣,但是理、事都要清楚才行。21-090-0090

答:這與四大有關係。四大是「地、水、火、風」,這是基本的物質,我們以前講原子、電子,現在講「夸克」,世界是由這些物質組成的。基本粒子組合成為電子,電子組合成為原子,原子組合成為分子,方程式的排列方式不相同,構成了整個宇宙,動物、植物也都是這個基本物質組成的。所以,佛家講萬法歸一,在物質上確實是萬法歸一。「地大」是代表物體;「火大」是陽電;「水大」是濕度,就是陰電;「風大」,它是動的,不是靜止的;這是基本物質的四個現象。所以,這個情況與四大決定是有關係的。

  我們修行到底是修什麼,目的何在?佛法有無量無邊的法門,你喜歡動,佛就教你用動的方法修;從動當中,你能修到不動就成功了。你喜歡靜,佛就教你用靜的方法修。因此,佛教化眾生是隨順眾生的根性,佛教人無有定法。無論哪一法都能歸元,歸元到最後是動靜不二,你就回頭了。你動不是靜,靜不是動,你回不了頭。何時你用動的方法歸到靜,靜的方法歸到動,證明動靜不二,這就成就了。所以,隨你自己喜歡用哪一種方法,但是一定要有老師指導;沒有老師指導,如果發憤用功用錯了,就會著魔。若沒有人指導,最安全的一個方法就是念佛,這個自己也能修。21-090-0090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