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師利菩薩聖誕|文殊師利勇猛智,普導眾生歸極樂

廣為分享,功德無量:

恭迎文殊師利菩薩聖誕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導眾生歸極樂
淨空老法師開示

一、諸佛之師 不捨眾生

  文殊師利,亦云曼殊室利,這是梵文音譯,譯成中文為妙首,也稱妙吉祥,亦云妙德,是諸佛之師。文殊在大乘「表根本智,乃七佛之師」。七是表圓滿具足之意。七佛是什麼?一切諸佛之師,一切諸佛之師是智慧。文殊於菩薩眾中,智慧第一。我們看文殊菩薩造像,他的坐騎是獅子,獅子是百獸之王,代表威猛。手持寶劍,代表智慧。文殊表根本智,普賢表後得智。

  《放缽經》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釋迦牟尼佛做過他的學生,學生示現成佛,老師示現做他的學生,就像舞台表演一樣,學生唱個主角,老師跑龍套。佛佛道同,佛佛平等。過去如此,將來的修行人,都會得到文殊師利菩薩的照顧。由此可知,菩薩悲心不可思議,慈悲到極處,每一個發心學佛的人,特別是發心求淨土的人,沒有不照顧的。只要你真正如理如法的修行,你求他,他照顧,你不求他,他也照顧。

  虛雲老和尚去我們不遠,當年老和尚朝拜五台山,文殊菩薩化成一個乞丐來幫助他,每天供養他飲食,給他治病。兩次,總共照顧一個多月。老和尚從普陀山,三步一拜,拜到五台山,足足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在途中兩次生病,都是在曠野,附近沒有人家。病危的時候遇到一個乞丐,照顧老和尚。老和尚問他什麼名字,他說叫文吉。問他住在哪裡?他說住在五台山,五台山的人都知道我。第二次生病又遇到他。文殊師利菩薩現乞丐身,讓你一絲毫懷疑都沒有,荒山野嶺遇到乞丐,這是正常的。這是菩薩感應不可思議。

二、普導眾生 同歸極樂

  又《文殊發願經》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刹。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普賢菩薩的發願文是七言偈,文殊菩薩是五言偈,意思完全相同。所以,文殊、普賢的成就在極樂世界,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如是兩大士,發殊勝大願,求生極樂,可勸一切菩薩,皆仰信文殊之大智,入普賢之大行,普導眾生,同歸極樂。」一切菩薩沒有不仰信文殊大智,沒有不學習普賢大行,這兩位菩薩為什麼最後都到極樂世界?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跟著文殊普賢到極樂世界去幹什麼?就是為了佛道無上誓願成,因為極樂世界成佛快,法身大士在華藏世界成佛也要三個阿僧祇劫,但到極樂世界,當下就成佛,更顯極樂世界的無比殊勝。

三、垂慈末世 普勸念佛

  唐朝法照大師,這是我們淨土宗第四代的祖師,上五台山,「入大聖竹林寺,見文殊、普賢二大菩薩,問修行之要」。文殊菩薩告訴他,一切修行法門,無如念佛法門這樣容易成就,所謂是穩當、快捷,成功無比殊勝。菩薩告訴他,「我於過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得一切種智就是成佛,就是妙覺如來。「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禪定,乃至諸佛正遍知海,皆從念佛而生。」

  法照大師就問:「當云何念?」應當怎樣念佛?文殊菩薩就告訴他:「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這句話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淨念相繼」,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淨念相繼,「命終之時,決定往生」。「若善男女願疾出離,應當念佛」,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想脫離六道輪迴,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念佛的方法能幫助你脫離六道,再找不到一個法門比這個法門更殊勝、更快捷的,真的找不到了。

恭錄自淨空老法師講演集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