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聖誕紀念日|表法孝敬 開顯心性

廣為分享,功德無量:

表法孝敬 開顯心性|淨空老法師開示

一、名號含義

  地藏菩薩,「地」,在事上講是大地。大地是一切萬物所依賴生存的,任何一物離開大地就不能生存,一切萬物都從大地而生,所以「地」有能持、能育、能載、能生之意。佛以此來比喻我們的心地,心地平等,載荷諸法,載荷一切眾生。一切萬法依真性而住,一切萬法皆從真性而生。所以,我們要學習地藏菩薩,「心如大地,能安一切。」心如大地一樣,一切法、一切眾生,賴以住持、生長、荷擔。以真實心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藏」是含藏、祕藏之意,就像礦藏、寶庫一樣。佛以此來比喻,我們自性裡面有寶藏,那就是「三德秘藏」。「三德」:第一個「法身」是真身,宗門裡面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是法身,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第二個「般若」,般若是智慧,究竟圓滿的智慧是我們自性裡本來具足,不是從外得來的。無量無邊的智慧,此界、他方,過去、未來無所不知,這是「所知」。還有一個秘藏,「解脫」,就是大自在,就是《華嚴》裡面講「事事無礙」,都是自性裡面本有的、本來具足的。這為什麼稱自性裡面的三德為「秘藏」?因為一般凡夫不能夠覺察,六根接觸不到,因此不能明瞭、不能理解,稱之為秘密。而我們心地裡含藏的寶藏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的佛法,一切眾生無量的世法,都含藏在其中,本來具足,用之不盡。只要開發心地寶藏,世出世間法全都通達、沒有障礙。

  「菩薩」是梵語,有兩種翻譯:一種是「大道心眾生」,這是古譯;玄奘大師以後翻譯作「覺有情」,覺悟的有情眾生。發大道心的人,就稱之為菩薩。何謂大道心?世出世間的大道就是成佛。古德所說「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就稱為菩薩。菩薩只有一個願望,走成佛之道。菩薩是覺悟的明白人,凡夫是迷惑的糊塗人。我們現在是有感情的眾生,感情就是煩惱,有情就是有煩惱;雖有煩惱,但覺悟了;雖然還沒有入佛的境界,但是心、行、方向,確實是成佛的方向,角度沒有偏差;像航海、航空一樣,方向很準確,雖然還看不見彼岸,但是知道決定可以達到彼岸。

二、因地發願

1.見佛相好,發願度生

  地藏菩薩在因地,過去不可說不可說劫前,身為大長者子。當時有佛,號曰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長者子見佛的相好千福莊嚴,因問佛作何行願而得此相?

  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就教導長者:「欲證此身。當須久遠度脫一切受苦眾生。」於是長者子當即發願:「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2.為救母親 發願度生

  在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住世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在佛涅槃之後的像法時期,有位婆羅門女,她就是因地當中的地藏菩薩,因為過去生福德深厚,受到大家恭敬,得到一切諸天衛護。她的母親信邪道而常輕慢三寶。這位聖女就用了很多善巧方便勸誘她的母親,令生正見,而她的母親尚未全生信就死了,魂神墮在無間地獄。

  婆羅門女知道母親在世間時不信因果,應當隨業力牽引必生三惡道,於是就變賣家產為母設供修福。於先佛塔寺見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塑畫威容,端嚴畢備。她垂泣良久,瞻戀如來,忽聞空中有聲音喚她,讓她一心稱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名號,就會知道母親所生之處。

  婆羅門女至誠恭敬一心念佛名號,經一日一夜便以念佛之力,在定境中來到地獄,向鬼王詢問母親狀況。鬼王告知,因為她布施供養和念佛的功德,亡母已脫離地獄苦而投生天道。婆羅門女便在佛像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3.眾生度盡 方成菩提

  在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一切智成就如來,佛壽六萬劫。

  一切智成就如來在未出家時是一個小國王,與一鄰國王是朋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鄰國眾生都作惡,不作善事。這兩個國王議計,廣設方便。一王發願我要早成佛道,成佛再來度眾生;另一王發願,沒有把眾生度盡,令至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

  發願早成佛道的就是一切智成就如來;發願永度罪苦眾生的就是地藏王菩薩。

4.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

  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清淨蓮華目如來出現於世,佛壽四十劫。在像法時期,有一阿羅漢教化眾生,遇見一名叫光目的女子設食供養,光目女就是地藏菩薩的前生。阿羅漢詢問光目女有什麼願望?光目女說:「我母親死亡,不知生到了哪一道?」羅漢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到惡趣受大苦痛,就教她志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和塑畫形像。光目女依教奉行,以此功德,仗佛慈力,她的母親方得受身為人。但下賤、短命,死後又落惡道。光目女為母發願:「若得我母永離三塗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

三、應化表法

  大乘佛法的修學次第,是以四大菩薩作代表:第一位是九華山的「地藏菩薩」,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觀音菩薩」,第三位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薩」,第四位是峨嵋山的「普賢菩薩」。四大菩薩,最基礎最重要的,就是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的應化身於唐玄宗居九華山,數十年後坐脫,肉身不壞,於是以全身入塔。九華山就是地藏菩薩成道處。

佛法修行首要是從孝親下功夫,地藏菩薩就是代表大孝,孝親尊師,孝、敬就是開發心地寶藏的鑰匙。念佛要得一心不亂,要得功夫成片,往生決定有把握,都要從孝敬修起。

  再提升,從孝敬父母推廣到一切眾生,我要孝順一切眾生的父母,我要尊敬一切眾生的師長,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

  第三個階段,就是學文殊菩薩的智慧。大慈大悲要依理智,不能依感情;依智慧的慈悲,心是清淨的、平等的;依感情的慈悲,心不清淨、不平等,與心性不相應。

  最後一個階段,就是把孝敬、慈悲、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之處,這就是普賢菩薩代表的實踐、實行。

  四大菩薩代表修學佛法的四個階段,所以,不能把菩薩當作神來看待、來膜拜,我們要依照這個方法修學,這是佛菩薩加持我們、保佑我們的。

  恭錄自淨空老法師講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