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成就的第一個關鍵是什麼❓
✔️佛法的承傳除了誠意之外,還要有悟性,那沒有悟性的人怎麼辦❓
✔️一切眾生對我有恩,為什麼❓
什麼人能得法?|淨空老法師開示
什麼人能得法?對善知識真誠仰慕,聽善知識的教誨,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這個人就是得法的弟子,所以傳法的人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我們自己是不是一個傳法的材料,以現在的話來講,有沒有條件來傳法。這個條件是什麼?做學生之道。如果你真正是一個好學生,老師一定把法傳給你。好學生的標準是《弟子規》,弟子就是學生,規是規矩。用現在話來說,《弟子規》是做學生必須具備的條件。
其條件眾多,最重要的是真誠,就是李老師傳的「至誠感通」,沒有誠意不行。每個人都覺得「我真誠、我對人誠心誠意」,但他不懂「誠」字的定義是什麼。前清曾國藩先生對「誠」的解釋很好,即「一念不生是謂誠」。
什麼叫誠?你有妄想,心就不誠,你有分別、執著,哪來的誠意!由此可知,「誠」字的意思,是妄想、分別、執著不生。一切眾生的真心、本性,就是真誠。自從起了無明,就是生起了妄想、分別、執著,真誠就失掉了,誠意變成了妄想。
所以,佛家講「菩提心」,菩提心的體是「至誠心」。至誠就感通,只要心做到至誠,就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通了。「不誠無物」,不誠就什麼都不是。
因此,要永遠保持真誠心,對老師真誠、對佛菩薩真誠、對一切眾生真誠、對冤家對頭都真誠,一味真誠,你就具備傳法的條件了。你要是遇到真善知識,老師不會捨棄你。
你是否能夠接受大法的承傳,在佛門講「法器」。佛法的承傳與世法承傳的標準不相同,除了誠意之外,還要有悟性,這一條最重要。李老師常講要有個非常靈活的頭腦,他常常比喻學佛人的頭腦是八面玲瓏的水晶球,透明的。
如果是四方木頭頭腦轉不動的,這個人沒有法子學。但這個人有沒有成就?如果他有善根、有福德,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能成就,他能往生。
諦閑法師的徒弟鍋漏匠、修無法師,都是屬於這種人;他雖然沒有慧、沒有悟性,但有福、有定力、老實。老師怎麼教他,他完全百分之百的信受奉行,他也不會受外面閒言閒語所動搖,他尊重老師,聽老師的。
所以,「尊師重道」是第一個條件,這是你能不能成就的關鍵。但是傳法一定要慧解,所謂是「一聞千悟」,不能一聞千悟,至少要「聞一知十」,才有能力傳法;沒有悟性,傳法不容易。
恭錄自 華嚴經12-017-0614
四重恩|淨空老法師開示
佛門裡天天念迴向偈:「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講到「恩」,今天我們接受別人的恩惠,好像是應該的,感恩的念頭都生不起來,這怎麼得了!別人贈送、供養我們東西,許多人連「謝謝」這一聲都沒有,表面的敷衍都沒有,然後才想到這個社會怎麼不遭難!這是忘恩負義。忘恩負義之人,不會有好果報。
四重恩,第一是「父母恩」,第二是「老師恩」,佛菩薩是老師。父母生我們、養我們,這個恩德不能忘記。如何能報父母恩?自己成聖成賢,斷煩惱,開智慧,了生死,出三界,這是真報父母恩。佛家諺語常講:「一子成佛,九祖生天。」
我們不能成就,怎麼能報父母恩?諸位讀《地藏菩薩本願經》就知道,自己修行有成就,過去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都沾光,都超生。我們的智慧得自於老師,若不是老師的教導,我們怎麼知道世間有佛法?怎麼知道世間有聖賢的教誨?所以,老師的恩德比父母還大。
第三是「國家恩」,從前講國主恩,你沒有國家,你在今天這個社會沒有國籍,你是世界上的流浪者,沒有國家保護你,身心都得不到安穩。古人講「食毛踐土」,我們生活所需是這個地上生產的,來供養我們這個身體;我們居住在這塊土地,這塊土地對我有恩,所以,要知道報恩。
第四是「眾生恩」。一切眾生對我有恩,為什麼?人是社會動物,離不開人群生活。我們吃的東西是農夫種的,穿的衣服是工人織的,所有社會一切大眾與我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有恩德。古人講:「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知恩報恩才是個人。如果你不知恩,不知報恩,說老實話,連畜生都不如,因為畜生都懂得報恩。
由此可知,忘恩負義的人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果報決定在阿鼻地獄。知恩報恩是「行好事」的先決條件,這是「行好事」的大根大本。在佛法裡面,到什麼地位的菩薩才落實知恩報恩?《大智度論》說,知恩報恩是二地菩薩以上主修的課程,所以二地菩薩才真正落實了。
迴向偈只有八句,而「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就佔了兩句,因為這兩樁事情要緊!古大德、諸佛菩薩、法身大士確實受人滴水之恩,必定湧泉為報,對於恩德念念不忘,所以我們尊稱他為佛菩薩,尊稱他為法身大士。
而「上報四重恩」,我們要拿什麼報恩?「願以此功德。」如果你每天認真修行,那是功德;若是敷衍塞責,你念迴向偈就是自欺欺人。這一定要曉得。
恭錄自 淨宗學院培訓目標
學佛跟佛學兩回事情|淨空老法師開示
我們學佛要學活的,不能學死的,經上講這個道理要明白、要清楚、要透,我們才得受用。我們今天學佛依舊是起心動念,依舊有分別、有執著。有分別、有執著,這用現在的話來說,這叫佛學,不是學佛。學佛跟佛學兩回事情,我們不能不知道。
學佛,這佛家講緣,有緣無緣。有緣無緣,用現在的話說,你有沒有具備條件,有沒有具備學佛的條件。學佛的條件是什麼?說白了,基本的就是四弘誓願。你在沒入佛門之前,不認識佛法之前,你就有這個心,你就有這個念頭,心量大,不為自己,起心動念為別人想,不為自己想。
自己在這個一生當中,名聞利養、七情五欲,世間人所追逐的,你對這個淡薄,沒有這些雜念、這些邪念。一心一意用在今天的社會,希望能化解衝突,希望能帶給社會和諧,希望這個地球少災少難,這就是生心。生心怎麼樣?沒有自己的名聞利養,這就是無住。我並不想我做這些事情自己得什麼好處,乃至於留名於後世,都是假的。
佛把事實真相講清楚了,明白之後,一塵不染,自己的真心現前了。真心就是清淨,清淨心、平等心、覺而不迷的心,這個出來了。清淨平等覺全出來了,這種人叫根熟眾生,他可以在這一生當中證得佛果,佛菩薩見到了要幫助他、要成就他。
恭錄自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第23集201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