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念佛念到地獄去?|淨空老法師開示

念佛的真實利益|淨空老法師開示
廣為分享,功德無量:

✔️為什麼沒有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
✔️為什麼念佛能消業障❓
✔️如何聽經才會得三昧、會開悟❓
✔️為什麼有些人念佛很有效,你念佛沒效❓

離苦得樂是佛陀教學的總原則、總綱領。苦很多,六道眾生這三大類的苦統統具足,無明煩惱苦、塵沙煩惱苦、見思煩惱苦,出不了六道輪迴。用現在我們這個社會來看,脫離不了三惡道,給你講真話。為什麼?因為你不肯放下貪瞋痴。

貪是餓鬼道第一個業因,瞋恚是地獄道第一個業因,愚痴是畜生道第一個業因。你這三樣東西不肯放下,你所造的就是三途業習,這個業習就感得三途果報。學佛也不行,念佛也不行,念佛還得你真放下才行,不肯放下不行。

慈雲灌頂法師,清朝乾隆年間的人,大德。這個法師通宗通教,顯密圓融,著作等身,日本《卍續藏》收他的註解有二十多種。他平生的著作大概有五、六十種,《卍續藏》裡頭可能有一半,講得好。

他在《大勢至圓通章疏鈔》,《大勢至圓通章》文字不多,二百四十四個字,比《心經》還少,《心經》二百六十個字,它只有二百四十四個字。你看他那一本疏鈔,也是一本,講得很詳細,我過去講過一遍,就是用他的疏鈔。

這個疏鈔最後一面,最後一面講念佛一百種不同的果報,念佛有一百種不同果報,第一種就是阿鼻地獄。我那個時候看到這一句,無法理解,念佛是好事情,念佛怎麼會念到地獄去了?我拿著經本去請教李老師。李老師接過來一看:這是大問題,這個我不給你一個人說,我講經的時候給大家說。

為什麼念佛念到地獄去?貪瞋痴慢疑沒斷。說得很好聽,外面樣子做得很好看,裡面心裡頭都是殺盜淫妄。這樣念阿彌陀佛,果報在阿鼻地獄,我們才恍然大悟。第一百條,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上品往生。這個本子淨宗學會印得很多,流通量也不少,都可以能看得到,專門講大勢至菩薩。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四九集)2011/6/11 檔名:02-039-0449

「又無始惡業,從妄心生;念佛功德,從真心起。真心如日,妄心如暗。真心暫起,妄念即除。如日始出,眾暗悉除。」這幾句話是講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好處,能夠滅你的罪業,消你的業障。為什麼?無始劫來無量無邊的惡業是從妄心生的。妄是什麼?迷,迷而不覺,違背了自性,他才造作一切罪業。這個罪業是什麼?第一個迷了,以為身是我,起心動念都要為這個身去打算,為這個身去享受,這身是假的,不是我,你看看你為它盡心盡力,你可憐,造一身的罪業。有了個身,頭一個自私自利出現了,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會傷害別人,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這一條裡頭就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果報在三途,餓鬼、畜生、地獄有得受的。所以佛頭一個就告訴我們,身不是我,身是什麼?在佛法裡講,身是我所,就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樣,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我們會不會為衣服服務?不會,為什麼?知道它不是我。什麼是我?有沒有我?有,大乘佛法裡講的,常樂我淨,這四個字是真理,不是假的。

常是什麼?常是永恆不變,它有變化就無常,無常是假的,常是真的。惠能大師見到了,他向五祖的報告,第二句說,「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不生不滅就常,本不生滅這是常。樂,樂是真的,苦是假的,這是真樂。我們今天講苦樂是一對,其實宇宙之間沒有相對的東西,苦樂二邊都捨掉了,真樂。我有真樂,真樂是什麼?大涅槃的樂,清淨寂滅之樂,如來果地上才體會到。我們現在迷了自性,完全不知道,跟我們講,我們也不會相信,也不能接受。「我」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有沒有?有。能大師報告裡有,「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就是我的意思,真做得了主宰,真得大自在。淨,他第一句話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常樂我淨統有,只是迷了自性就沒有了,見性就有了,它是性德。自性是自己、是我,自性的四德,常樂我淨,明心見性,見性你就得到了,沒有見性這四個字有名無實,這要知道。所以小乘教裡頭佛給他講無常、無我,苦、空、無常,佛常常講這些,這是教小乘,破他的情執,大乘裡面講真常,真正有常樂我淨。

我們今天用的是妄心,妄心是什麼?分別心、執著心、妄想心,這個錯了。念佛功德從真心起,印光大師這個念佛的方法就是用妄心恢復到真心這個方法,妄心有念,真心無念。我們今天妄心,你看前念滅,後念就生,每一天無量無邊的雜念。有很多人問我如何養生,保持自己的健康長壽?這是每一個人都很關心的。用妄心過日子就糟蹋自己,活的時候糟蹋你的身體,死的時候糟蹋你的靈魂,可憐!讓那個靈魂在六道裡頭搞輪迴。真正保健是什麼?真心,真心是真正保健,一真一切真。真心是什麼?真心離念,大乘經上講的,妄心有念頭,真心沒有念頭。

沒有念頭難,做不到。佛菩薩很聰明,用一個方法,叫你只起一個念頭,這一個念頭之外其他的念頭沒有。這個念頭就是念佛,用一個阿彌陀佛的念頭把其他的念頭全打掉,你就保持這一個念頭,這叫用一法治一切法,就這麼個道理。到一切念頭都沒有了,這一法也不要了,就純真了,念佛就是這麼個道理。如果你沒有雜念的話,你念佛幹什麼?不必念了,念佛錯了。念佛是一服藥,治病的,病好了這個也不要了,那叫純淨純善。用一念止一切念,眾生根性不同,妄念太多,所以佛用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我們可以試驗試驗用哪一個方法好,你就用那個方法,能夠幫助你減少妄念,對你就有效果。參禪也行,念咒也行,持戒也行,念佛也行,研究經教也行,個人根性不相同。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OO集)2011/5/7 檔名:02-039-0400

經教最大的作用,釋迦牟尼佛講了四十九年,苦口婆心,為什麼?經教能幫助你破迷開悟,這就是它第一個作用。你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不懷疑了,一心嚮往極樂世界,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前面講得太多,這一句佛號功德無量無邊,能幫助你成佛。你相不相信?不相信。為什麼?我今天身體不健康,我念這句阿彌陀佛都沒用處,我這點小事情,阿彌陀佛不能解決,成佛,他能解決嗎?講的話不錯,很有道理。好像是有道理,其實他沒道理。為什麼?你對阿彌陀佛根本不認識,你念的阿彌陀佛根本不如法。

為什麼有些人念佛很有效,你念佛沒效?宋朝瑩珂法師只念了三天三夜的佛,阿彌陀佛就現身,跟他見面。那是個破戒的比丘,一身的罪孽,為什麼人家三天三夜就把阿彌陀佛念來?那就說明了,《觀經》上所說的,「一句阿彌陀佛名號,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他造的業雖然是很重很重,他念佛念得如法,三天三夜,他無始劫來的罪業都消盡了。為什麼?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他不懷疑、不夾雜了,他不要命了,只想到極樂世界,其他不想了,身體什麼都不想了,成功了。我們現在念佛,心不在佛上,怎麼知道?有個人在叫你,你心馬上動了,去看看;電話響了,趕快去接,心不在焉。

早年我們在台中求學,李老師舉一個例子,舉什麼?你在道場專心聽經,心專注在聽經上,你家裡有人來給你報,你家的房子燒掉了,沒聽見,沒有理會,專心聽經。這就是什麼?聞法重要,還是房子重要?房子不重要,把佛法看到一生第一重要。你這樣專心聽法,你會得三昧,你會開悟。我們今天聽法,聽了一輩子也沒開悟,也沒有得禪定,什麼原因?心不在焉。你在道場聽經,你用了幾分心?一分、二分,還有七分、八分在胡思亂想,不是真聽。念佛亦如是,你不是真心在念佛,表面上我信佛了,實際上不是真的。要是真的,那個效果多大!能轉境界。我家的房子失火,能轉境界?能,你真的如如不動,那火就滅掉了。所以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我們現在最難的,就是沒把心放在一處。我常勸勉大家,把心放在阿彌陀佛上,心裡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日常生活一切隨緣,什麼都好,一點計較都沒有,念念不離阿彌陀佛。尤其是我們看了《2012》這個電影,又看了專門在研究討論二0一二這個問題的記錄片,四個記錄片我都看了。感到什麼?時間太迫切,來不及了,不捨也得要捨。好事,隨緣,一絲毫都不要勉強,這個重要。做好事要真幹,決定不求福,也不要求長壽。六道、十法界統統捨盡,我們只有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就這一句名號,普度一切眾生,這個法門太殊勝,太不可思議!阿闍王子聽到了,生大歡喜心。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二一集)2011/3/13 檔名:02-039-0321

「次正顯彌陀獨勝之因。上品云:清淨莊嚴,超逾十方。今品又曰:十方諸佛所不能及。下復云: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於平等法中,而又有如是差別者,蓋由於前世求道之本願不同也。」這節經文,後面這一半是為我們解釋,為什麼阿彌陀佛獨勝諸佛如來。前面第十一品裡面有「清淨莊嚴,超逾十方」,講西方極樂世界超過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如來,這一品又說到「十方諸佛所不能及」,沒有能夠跟阿彌陀佛相比的。這個地方自然引起許多初學佛的同學懷疑,佛佛道同,菩薩有不同,等覺菩薩也不例外,可是成佛決定相同,因為無始無明連習氣都斷盡,哪有不同的道理?共同一個圓滿的自性,共同一個圓滿的性德,這是事實。為什麼他所現的報土不同?給諸位說,不現報土就同,現報土就不同。為什麼?現報土也好,現淨土也好,現穢土也好,諸佛如來跟阿彌陀佛都沒有起心動念。這個道理跟事實我們一定要清楚,清楚之後自然就肯定了,沒有懷疑了。為什麼不同?因不一樣。所以,我們今天修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能不懂這個道理,不懂這個道理我們就錯了。將來你成佛,十方眾生有感你自然有應,可是自然所應的,無論是法身、報身、應身,他自然有差別。

這一品經裡面給我們很多啟示、很多信息。諸佛如來在因地都發大弘誓願,雖然都發誓願,這誓願裡自然是大同小異,小異那就有差別了。所以在此地我們看到,阿彌陀佛確實是無比的殊勝莊嚴。這都是由於前世求道,初學佛的時候比丘的身分,修行證果階段當中是菩薩身分,這個階段裡頭本願不相同。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其他諸佛如來在因地沒有聽說發四十八願;縱然有大願,我們將這些大願擺在面前比較一下,不一樣。「彌陀第十三大願曰,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這是在因地發的願。光明普照之處,也就是佛對一切眾生加持所在。而且他願超越諸佛如來,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他成佛了,成佛沒這個現象,應一切眾生之感,現象出現了。眾生有感,彌陀有應,從這個應就顯示因地所發的大願願願兌現。是以「至作佛時,各自得之」,每個人在因地發的願,到成佛之後,在十方世界應眾生之感,現相就不一樣。我們細心去觀察,彌陀因中發的願,跟其他諸佛確實是不一樣,他的願可以說是太圓滿,沒有缺失,他是面面都顧到了。所以在應化的時候,譬如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是法身菩薩所感,彌陀自然應現的,方便有餘土是十方世界諸佛四聖法界眾生所感,凡聖同居土是十方世界六道眾生所感。眾生有感,彌陀就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古大德有說,極樂世界的殊勝就殊勝在凡聖同居土跟方便有餘土。實報土是明心見性所感得的,十方諸佛的剎土,就是實報土,大致都是相同的,沒有太大的差別。可是跟西方世界比還是有差別,原因在哪裡?彌陀因地的願比一切諸佛來得周圓、來得圓滿。不是沒有原因,有原因的。我們想發願,如果你沒有念過《無量壽經》,沒有讀過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你自己去想,我要發個什麼願,你寫四十八條,跟阿彌陀佛經上四十八條對一對,一不一樣,就明白了。許許多多事情我們沒想到,彌陀在因地上全都想到了。第一願,他成佛之後,他的世界裡沒有三惡道,沒有餓鬼、沒有畜生、沒有地獄,沒有修羅,也沒有羅剎。這是很難想到的,十方世界都有,為什麼沒有?所以很多很多菩薩在因地當中沒想到這個問題,他突然想到他同居土裡頭不要這些人。這個可以說是他的心思周密,在作比丘的時候,煩惱習氣沒斷,作菩薩的時候,無明沒破,他思慮周到,所以他的願行圓滿。到作佛的時候,度化眾生起作用了,他的神通、道力、智慧就比其他的諸佛如來要超勝。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四七集)2011//3/28 檔名:02-039-0347

為什麼這一句「阿彌陀佛」能代表正道?前面講過很多,十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他們所修的正道、所住的正道、所行的正道、所傳的正道,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華嚴經》稱為根本法輪,一切經都是《華嚴》眷屬,像一棵大樹一樣,《華嚴》是根是本,其他的一切經是枝是幹、是條是樹葉、是花果,不離根本。《華嚴》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極樂是根裡頭最主要的一個根。

代表淨宗就是這部《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根本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的根本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是十念必生,一句佛號。所以,這一句佛號是正道。我們不知道、不曉得這句名號的作用,還去找這個、找那個,找什麼方法都治不了我們的毛病,只有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還是治不了,原因是什麼?原因是你不相信它,你懷疑它,你認為它太簡單,哪有這麼容易?這是你不識貨。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二七集)2011//3/16 檔名:02-03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