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世界的住眾非常單純|淨空老法師開示

念佛的真實利益|淨空老法師開示
廣為分享,功德無量:

在西方極樂世界,如果諸位是細心留意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很奇特。因為這個世界上非常單純,住眾只有兩種人,一個是佛,阿彌陀佛,其他的全是菩薩。從實報土到凡聖同居土,乃至於下下品往生,都是菩薩,而且不是普通的菩薩。前面我們學過四十八願,第二十願,佛說得很清楚,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句話很重要。這句話要聽懂了,你才真正認識淨土,你對於極樂世界心裡就有數了。

平等法界,十方世界沒有的。阿惟越致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不退轉,這裡面含著三種不退轉。三種不退轉你都得到,這不是普通菩薩,《華嚴經》上所說的法身大士。天台智者大師講的六即佛,法身大士叫分證即佛,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真佛。十法界裡面的佛,天台大師說他是相似即佛,他是相似佛,不是真佛,很像佛,還不是真的。法身大士是真的。

真佛住佛土,什麼地方是佛土?極樂世界是佛土,真佛住的。有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裡面不是六道,它只有兩道,只有人、天兩道,它沒有修羅,沒有畜生、餓鬼、地獄。而且這兩道去往生的人,即使是五逆十惡,這是惡人,不是善人,生到極樂世界,不是善人怎麼能往生?怎麼能生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本願威神加持他,他就變成阿惟越致菩薩?這不可思議,太殊勝了。十方諸佛世界確實找不到,只有阿彌陀佛這一家。我們得認識清楚,這個機會可別錯過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七九集)2011/4/20 檔名:02-039-0379

「今為德香所薰,於是自然不起。此又是以香為佛事也。」鼻聞的香氣,香也能幫助我們破迷開悟,也能幫助我們離苦得樂,真正是寶香!所以極樂世界的可貴,貴在依正的全體,我們六根接觸,你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嘗到的,沒有一樣不是在幫助你斷煩惱、證菩提。

阿彌陀佛說法那更不必說了,十方諸佛的加持這也不必說了,單單講這日常生活當中,見色、聞聲、嗅香統統幫助你轉煩惱成菩提。這種修學環境到哪裡去找?十方世界沒有,只有極樂世界一家,怎能不去?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去,十方諸佛如來也勸我們去。我們聽懂了,搞明白了,真發心去,諸佛歡喜,諸佛護持,一定保佑你平平安安往生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七七集)2011/4/15 檔名:02-039-0377

【所居舍宅。稱其形色。寶網彌覆。懸諸寶鈴。奇妙珍異。周遍校飾。光色晃曜。盡極嚴麗。樓觀欄楯。堂宇房閣。廣狹方圓。或大或小。或在虛空。或在平地。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這一段說明居住的處所受用具足。「舍宅」,所居的房屋,「俗云宿舍住宅」。「稱其形色者,《會疏》云」,這《會疏》裡說,「形,其身大小;色,青黃等色」,「蓋指房屋之形體與色彩相調和,或舍宅之結構、大小、顏色等等皆與住居者之形色相稱,故形狀稱身如意,色彩悅目賞心」。極其形容其美好。西方世界並不單調,真正是我們世間人稱之美輪美奐,美到什麼樣的程度?無法形容。又沒有人設計,又沒有人製造,為什麼會那麼美?如果我們思惟它的根源,實在講,同學們心裡都有數,彌陀本願威神的成就,自己所修福德的對稱,自己在裡頭確確實實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當然沒有分別執著,一切受用,正報依報無不是自然的。而自然成就的,自己一定非常覺得舒適快樂。與你自己所修學的,確實它對稱。譬如你修行到哪一個階位的菩薩,所現出來的境界一定跟你相等。

《華嚴經》上菩薩五十一個階級,西方極樂世界都能夠證得,決定成就圓滿,圓滿是妙覺。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相當於我們這個世界的十法界。同居土是人天、六道。我們這邊有六道,他只有兩道,只有人、天,餓鬼、畜生、地獄沒有,修羅、羅剎也沒有,只有人天兩道。方便土裡面,有聲聞、緣覺、菩薩、佛,我們四聖法界。都是得彌陀本願威神加持,所以都稱之為阿惟越致菩薩。真正阿惟越致菩薩是實報莊嚴土,那是真的,那不是佛加持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華嚴經》上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他們在那裡修行。現在我們知道,他們修行功夫沒有間斷,無量的法喜,快速的圓滿成就。現在我們看註解,「右明住所」,前面這是經文,說明菩薩們的住所受用具足。「舍宅」,所居之屋,宿舍住宅。稱其形色者,《會疏》裡面講,大小,青黃等色。這裡面就含有深義,西方世界一切受用無不是自然的,無不是性德流露的。彌陀的願力,願力引發自性的性德,幫助我們得到如此殊勝的受用,樣樣稱性。

「寶網者,由寶珠連綴而成之羅網」。羅網多半覆蓋在宮殿的上面、在寶樹的上面,以為裝飾。「彌覆者,遍蓋也」。「懸」是挂著的。「寶鈴者,珍寶所成之風鈴,隨風能發微妙音聲。」這前面我們讀過,音聲說法,演說妙法。「奇妙珍異者,奇特、美妙、珍貴、希異」,也就是稀奇,「此讚網鈴中諸寶之殊勝也」。「周遍者,遍及無餘也」,在極樂世界處處你都看見。「校飾者,《會疏》曰:相交莊飾」,相互交織在一起。莊飾就是跟現在講的裝飾意思相同。「晃曜」,晃者,光也,暉也,曜是照耀。「如上云光中有色,色中有光,互相映飾,故云光色晃曜也」。「嚴麗」,嚴是莊嚴,麗是美好,都是讚歎居住環境的美好。「堂宇」,堂是殿。古云堂,漢代以後稱殿。所以殿堂兩個字常常連起來在一起。宇是屋檐,屋的邊,我們中國人叫屋檐。房,這是住宅,「又堂之中者為正室,左右為房」。這是中國古老的建築。「閣」是樓閣,閣就是樓。「廣狹者,寬窄也。方圓,方形與圓形」。寬窄與方圓,就是方形與圓形。「又凡以直線連綴者,皆攝於方」。弧線形成者,都稱之為圓。「例如扇形」,扇形是兼有方有圓,扇的弧是圓形的,但是扇有個直角,那是方,攝於方。

「其大小高下,或在虛空,或在平地,一一隨人心意,隨念顯現。如《吳譯》曰:所居七寶舍宅,中有在虛空中者,有在地者。中有欲令舍宅最高者,舍宅即高。中有欲令舍宅最大者,舍宅即大。中有欲令舍宅在虛空者,舍宅即在虛空中。皆自然隨意,在所作為」。「故知彼土舍宅之形狀顏色大小以及升空在地,皆一一如人之意,應念而現」。這些經文,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無有一法不是性德的成就。所以經裡面有很多欲令,我想怎麼樣。西方極樂世界人還有欲,還會去想,我想怎樣怎樣,那就變成凡夫了。那個世界人從凡聖同居土已經遠離分別執著,應該是沒有想了。沒有想,為什麼有人喜歡住大房子,有人喜歡住小房子,那是什麼?還是在他方世界的習氣。確實有人喜歡住大房子,有人喜歡住小茅蓬,尤其是長時期的習慣,阿賴耶識裡頭習氣種子很深。

這些介紹多半都是講的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裡決定不是這樣的。那你要去看他們方便土,看實報莊嚴土,那沒法子形容,真的是大經裡頭常說「唯證方知」。你到極樂世界,你就見到了。誰見到?凡聖同居土的人他見到方便土,他見到實報土。雖然四土在一起,常寂光土是理體,知道,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同居、方便、實報土,雖然在一起,不一樣。我們曉得極樂世界叫平等世界,每個人身都一樣,還會有什麼不一樣的?最難的是身,相貌相同,跟佛一樣,生活環境怎麼會不一樣?實報土的習氣沒斷,就像前面飲食一樣,突然想到,它就現前,居住環境也不例外,習氣所現的。說明極樂世界的神通自在,極樂世界神變不可思議,我們要從這個上面去理解。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七六集)2011/4/14 檔名:02-039-0376

【復有眾寶妙衣。冠帶。瓔珞。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自然在身。】

一般人所擔心的飲食、衣服、居住的環境,人生在世,沒有一個不想到這三樁大事。怎麼比都比不上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一切都現成的,是我們的老家。彌陀是我們的慈父,天天在召喚,希望我們回家。我們在六道是流浪,非常辛苦。

我們看註解,這好懂。「右明衣飾受用自在」。衣是衣服,飾是裝飾,指這些瓔珞等等。「冠」是帽子,「帶」是衣帶。「瓔珞者,印度貴人男女,編玉以懸於身為飾,名瓔珞」。這些都是我們常見的,都不難懂。

「如是衣飾皆以眾寶合成,故云眾寶妙衣等等」。西方極樂世界的寶,跟我們世間寶不一樣。我們這個世間的寶,一般質料都很堅硬,像金銀、琉璃、瑪瑙都很堅硬。西方這些寶,它柔軟,可以做布料,做衣料。黃金可以做衣料,非常柔軟,像絲織品一樣。白銀、水晶都那麼柔軟,跟我們這個世間不一樣。所以說是他們的衣服眾寶合成,稱之為眾寶妙衣。

既是眾寶所成,「光色微妙,如《觀經》云: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是故無量光明。」身發光,身上穿的衣帽、戴的這些裝飾都放光,是故無量光明。「又云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是故百千妙色。所云百千者,蓋極言其多也」。寶光妙色,實在是無窮無盡。

「又色中復放光明,如《觀經》云: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玻璃,佛經上講的玻璃,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水晶。古時候沒有玻璃,玻璃是人工造出來的。琉璃,我們中國人講翡翠,綠色的玉,透明的。西方世界的大地,我們這個大地是泥沙,他們的大地是琉璃,所以地也是綠色的,非常之美,透明的,從上面可以看到底下,寶中出光。「故知光色重重無盡,如是衣飾,具足莊嚴,自然在身」。

我們中國人講,心靈福就至,佛寶如是,「非因造作」,沒有造作的,沒有人設計,也沒有人製作,你想,自然就在身上,隨心所欲。可是這句話我們要聽明白,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同居土裡面有習氣。同居土有九品,習氣最重的肯定是下輩,下輩上生,下輩中生,下輩下生,這習氣重的。中輩習氣可能就沒有了,上輩那就不必說了,沒有這個習氣。又何況得阿彌陀佛本願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一句話非常重要,那就是告訴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你就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了。

那這些衣著是自然的,並沒有想像,也沒有想像什麼顏色,也沒有想像什麼質料,自然在身。這是什麼原因?我們中國人諺語所說的,心靈福就到,這福報自然現前,沒有任何作為。同時這裡頭還有個因,彌陀本願威神的成就,再加上自己的福慧,完全是自然顯現,沒有想到,也不必去想。衣自在。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七六集)2011/4/14 檔名:02-039-0376

「彼土」是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甘露味食」,甘露是形容。天人最美的飲料稱甘露,前面我們學過。換句話說,極樂世界那是最美的美味,不可思議,我們無法想像。「所謂百味者只是順此方習俗耳」。此方帝王吃飯才一百道菜,這叫百味飲食。「實無食者,因彼土眾生蓮花化生,清虛之身,無極之體,本無饑渴之苦,故無食者,但為意樂而食也」。這就是說真的,事實真相。

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化生,他不是血肉之身。我們這個世界,這個身體需要飲食來營養它,這是個機器,它需要能量。能量從哪來?從飲食裡頭去攝取,來滋養這個身體。極樂世界不是血肉之軀,蓮花化生,清虛之身,無極之體,這個前面都學過。身的相好莊嚴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他不需要飲食攝取養分,不需要。

在我們這個世界,初禪以上不需要飲食。他們的壽命長,太長了。他用什麼來養身體?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他們是禪悅為食。讓我們想到古諺語有句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歡喜。他們的能量從哪裡來?能量是從自性裡頭,自性本具的德能。自性能生萬法,一切法的能量都是來自自性。我們也不例外,可是我們還是個間接的,不是直接的,直接的人不多,有修行功夫的人直接的;一般普通的人是間接的,間接從哪裡來的?從太陽來。你看看這個地球上樹木花草,五穀雜糧,都要攝取太陽的能量,我們人也不例外,太陽給我們充電。太陽的能量從哪裡來的?從自性當中來的。

修行功夫得力的人,直接攝取自性的能量。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他們都有這個本事,不需要人間煙火之食,他不要這個食物。又何況他們的身,清虛之身,無極之體,本無饑渴,這個饑渴的現象沒有,他們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哪裡要這些東西!所以這些飲食現前,完全是習氣,往生到極樂世界時間還很短,有時候偶爾想起來,沒吃飯,沒吃東西,偶爾想起來。只要你一動念,這個飲食就擺在你面前;不想要?不想要就沒有了。

我們看這底下的註解,「但為意樂而食也。故見色聞香以意為食」,不是真的吃了,見色聞香他就滿足,不需要了。「又此妙食具增上用,能增色力,而無便穢」,這個東西在現前,他也攝取能量,也起一點作用。「復顯彼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一切悉皆超世希有」。實在講這句話重要,顯示出西方極樂世界萬事萬物都是我們這個十法界人間天上所沒有的,你到極樂世界都能看到。「又食者身心柔軟,於此妙味亦無貪著」,不會讓你起貪心。我們這個世間,飲食會讓你起貪心,這就是起貪心引起煩惱。西方極樂世界絕對不會有這個事情,一切法都不會引發你的貪瞋痴,只幫助你提升你的戒定慧,絕不會有副作用。

「本經《菩薩修持品》云:於所受用皆無攝取」。一切受用,無有攝取是什麼意思?沒有控制的念頭,沒有佔有的念頭,為什麼?不需要有這種心念行為。你有這個念頭,它就現前;沒有這個念頭,它就消失,這個多自在!跟我們這個世間不一樣,有時候遇到心裡歡喜的,失去之後再找不到。極樂世界不如是,你想,它就來了;不想它,它就去了。「又云:捨離一切執著。故無所味著」。對於飲食決定沒有執著,決定沒有貪戀。「食已」,吃完了,「便自然化去」,就沒有了。也不需要收拾,也不需要洗碗碟。「欲食時隨意復現」,這個欲食就是習氣,你什麼時候想到,它就又現前;你不想的時候,它就沒有了,「一切自在無礙」。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七六集)2011/4/14 檔名:02-039-0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