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照顧發心修行的人|淨空老法師開示

廣為分享,功德無量:

文殊菩薩化身照顧虛雲老和尚的公案|淨空老法師開示

《虛雲老和尚年譜》,裡面記載的有一段話,老法師四十七歲的時候,發心朝五台山。不容易,三步一拜,從普陀拜到五台,足足用了三年多的時間。

在路途當中兩次生病,都是在曠野,附近沒有人家。病危的時候遇到一個乞丐,這個乞丐救了老和尚,照顧老和尚。老和尚問他什麼名字。他說他叫文吉,文章的文,吉祥的吉,叫文吉。問他住在哪裡?他說他住在五台山,他說五台山的人都知道我,你要到五台山朝山,大家都知道。他就記在心裡頭。第二次生病又遇到他,兩次照顧他一個多月。

拜到五台山,打聽,問人知不知道有個文吉,沒有人知道。最後到了五台山,見到許許多多出家同修,他把這樁事情告訴人,別人告訴他,文吉就是文殊師利菩薩,他才恍然大悟。兩次,在危難的時候菩薩現身,現身做個乞丐,讓你一絲毫懷疑都沒有,荒山野嶺遇到乞丐,這是正常的。這個乞丐救了他,菩薩感應不可思議。

「如《心地觀經》曰:三世覺母妙吉祥」,妙吉祥就是文殊師利菩薩,三世過去、現在、未來,覺就是佛,把他比喻三世諸佛之母。母親照顧小孩無微不至,文殊菩薩照顧發心修行的人,也是無微不至,只要你發的是真心就有感應。一切沒有感應,那不是真心,妄心,妄心不可能有感應,真心有感應。

所以我常常提醒大家,你既然學佛了,就要用真心。學佛人最可貴的不是別的,不是你根性利不利,那是另外一回事情,最重要的你不再用妄心,你就得到一切諸佛菩薩的加持。特別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對修淨土的人沒有不加持的道理。為什麼見不到?我們的心有染污、有妄想、有雜念,所以跟他們沒有感應。如果我們把妄想雜念放下,心裡只有一句佛號,感應就現前。

恭錄自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70集 2014/7/4

真誠到極處,就感應佛菩薩來照顧你|淨空老法師開示

我們要相信,諸佛菩薩真有,大慈大悲,真遇到急難的時候他就來了。只要我們自己真誠,道心不能退轉,不能有懷疑、不能有猶豫,菩薩一定照顧你,比什麼人都可靠;人靠不住,什麼都靠不住,佛菩薩靠得住。

虛雲老和尚現身給我們說法,我們在這個地方要得到啟示、要得到信心。真正學佛人不會遇到災難,遇到災難的時候肯定佛菩薩現身來照顧。真正學佛人,佛菩薩一天到晚都在身邊,我們沒有覺察到,這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佛教我們,學佛的人「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這句話比什麼都要緊。我們是一念妄心,感應就沒有了,念念都是真心,念念是誠意,這就對了。不離菩薩業,菩薩這個六項的作業,我們要在生活當中做到,在工作裡面做到,在待人接物要做到。要有布施的心,至少笑面迎人,這是布施,見人不肯笑一笑,這是不肯布施,這吝嗇。

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我們的態度、我們的言語要叫人生歡喜,這都是布施。這種布施是內財布施,是我們用身體的表現,外財是身外之物。所以要修布施。言語不離佛法,最好不離阿彌陀佛,聲聲阿彌陀佛灌到眾生耳根裡面去,這法布施。

在現前這個時代,遇到一切眾生,安慰他、勉勵他,災難信息很多,讓他對這些事情不害怕,遠離恐怖。要教他相信佛法,真正學佛的人,在急難的時候,佛菩薩決定現身來幫助你。虛雲老和尚這個例子是真實的,一點都不假,這種例子在感應這些書裡頭就太多太多了,為什麼不相信?人與人之間相處要知道忍辱,要知道規矩,規矩就是持戒。

把《弟子規》做到,現在做的人少,做得到,不是做不到的,《感應篇》做到,《十善業道》做到,真佛弟子。如果這些東西沒做到,不會有感應,為什麼?不真誠。誠則靈,真誠到極處,就感應佛菩薩來照顧你,感應護法善神照顧你。如果你還有邪思、還有邪念,也有人來照顧你,誰?冤親債主、邪魔外道,這些東西來照顧你,你的麻煩就大了。

恭錄自 淨土大經科註 第369集 20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