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事父母 當願眾生 善事於佛 護養一切|淨空老法師開示

廣為分享,功德無量:

孝事父母 當願眾生 善事於佛 護養一切|淨空老法師開示

  在家一共說了十一樁事,就是十一首的偈頌。這個地方的偈頌是四言,一句四個字,一首是四句。前面第一首是叫我們認識家的真相,菩薩在家要知道家的真相。佛常常教給我們,萬法因緣生,因是過去生中所造的業,有善業、有惡業、有無記業。什麼叫無記?就是說不上善惡,這叫無記。所以這個業可以總的歸納為這三大類。善的業因(過去世造的變成因,對今生來講業因)會感善的果報,惡的業因會感不善的果報,但是業感變現出果報,當中最重要的條件是緣;如果沒有緣,緣缺乏了,這一生當中果報不會現前。所以佛法不講因生,講緣生。換句話說,佛能夠幫助一切眾生,因上沒有法子幫助,果上也沒辦法幫助。這是佛法常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造業,迷惑顛倒,果報現前害怕!菩薩對這個事情很清楚、很明白,所以果報現前,他不怕。為什麼?自作自受,怕也沒有用處,怕還是要受。菩薩很謹慎造作,因為他知道造作是因,決定不造惡業要造善業,菩薩畏因,他明白。現在這個社會,大家不懂這個道理,真正可以說胡作妄為,果報現前,後悔莫及。

  第一首偈要認識家的本質,是緣聚緣散。一家人有緣,過去生中有緣,聚在一起;緣盡了,緣有盡的時候,緣盡的時候就散伙了,大家就散了。過去無量劫,不是一世、二世,無數世!生生世世我們跟多少人、多少眾生結了緣。諸位要記住,這個結緣就是有善、有惡、有無記。這些東西在阿賴耶識裡頭統統變成種子,佛經的術語稱為種子,這個種子就是業因。佛給我們講得好,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眾生,十法界的種子統統具足。換句話說,我們有作佛的那個因。如果這一生我們用佛的緣,因跟緣接上了決定成佛。你有佛的種子,這個種子是佛在經上常講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成佛的因,就是作佛的種子。那你要懂得,你就培養它。怎麼個培養法?念,天天念佛,天天想佛,你就成佛了。這個道理你現在懂得嗎?你相信嗎?

  這個偈頌,每一首第二句「當願眾生」,我們願望在此地。願願都希望你覺悟,覺而不迷,沒有一願這裡面叫你造罪業的,沒有!所以你要了解一切法的真相,首先叫你了解家的真相,你的家庭就和睦了。什麼叫「逼迫」?逼迫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衝突,夫妻衝突,父子衝突,兄弟衝突,就是此地講的逼迫。如果知道家的體性是空寂的,你們一家人一定和睦相處,為什麼?知道我們過去生中有善緣,這一生中才能夠聚集在一起。縱然過去生中有不愉快的,現在覺悟了,算了!不要算舊帳,不要想過去了,過去的事情一筆勾消。這就是佛在經教裡教我們,「不念舊惡,不憎惡人」。過去我們所有一切過節,不愉快的事情,前生的、前世的,這一次遇到會要報復的,冤冤相報;覺悟了,覺悟大家就算了,不報了。這不報就和睦相處,好好的在一起修行,家庭就是道場!

  家庭裡面修六和敬,家庭裡面修《弟子規》、修十善業,功德不可思議。你修得好,你影響你的親戚朋友,親戚朋友看到你們一家人這麼樣的幸福,這樣的美滿,沒有人不讚歎,沒有人不羨慕,大家就向你學習,你這是菩薩家庭。你的鄰居、你的鄉黨見到之後,慢慢統統都被感化了。這個感化叫普度眾生。所以度眾生最重要的是要身教,我做出來給你看。個人是人中的榜樣、模範,我的家庭是家庭裡面的榜樣,家庭當中的模範。道場,這我講了幾十年,道場要做天下所有道場的模範,是個如法的道場,你說這功德多大!

  第二首這就講到家裡面人事問題。你看頭一句,『孝事父母,當願眾生,善事於佛,護養一切』。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把註解念一遍,「次一」,就是第二首。「在家行孝願,以是至德行本,故首而明之」,我們先說這句。佛法是師道,這一定要知道。佛法是教育、是師道,師道一定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沒有孝道,哪來的師道?所以佛教是老師教學生,中國自古以來老師教學生教什麼?教學生孝順父母,不是教別的。五千年的教化都是教的倫理道德,這是我們講席裡頭也講得很多,中國教育不離開五倫八德。五倫,倫理的教育,倫理教什麼?人與人的關係,人與人應該如何相處,你說這個問題多大!

  現在社會這麼亂,原因在哪裡?沒有人知道人與人的關係。兒女殺父親、殺父母,若無其事,不懂關係!我聽蔡禮旭居士講《弟子規》,引用一個故事。在中國四川,也就是前一、二年,有個兒子十幾歲,在飲食裡頭下毒把父母都殺了。目的是什麼?目的是領父母的保險金去買一個手機。一個手機就可以把父母殺掉。實際上,父母兩個人的保險金,人民幣才一萬多塊錢。以後這個案子破了,法官審問的時候,他若無其事,根本就不懂得、不曉得父母的關係,根本不知道殺父母是有罪的。人怎麼會變成這樣?這是我們中國古時候有一句諺語講「失教」。教是教育,他沒有受過教育,失教。人要不受教育,這是古聖先賢講的,跟畜生沒有兩樣,甚至於連畜生還不如。虎狼是猛獸,不吃自己的兒女,所以說是連禽獸都不如。

  我們要研究這什麼原因?為什麼會造成這樣?我們細細想想,這就是倫理道德教育沒有了。沒有倫理的教育,不曉得人跟人的關係;沒有道德教育,就不懂得人跟人應該怎麼相處;沒有因果教育,就不知道幹這些事情是錯誤的。年歲小,才十幾歲,你要向父母要錢買一個手機,父母一定不答應。不答應,怎麼辦?把他害死。現在這種情形在社會上我看到很憂慮,怕它形成一種風氣,那還得了!

  去年我在巴黎、在倫敦,那邊的同學告訴我說:兩個星期之前,巴黎,法國發生的,弟弟把哥哥殺掉了。弟弟才十四歲,也是若無其事,好像什麼?好像玩遊戲一樣,把殺人不當作一回事情看。當時我聽到這樁事情,我告訴那邊同學,我說這是世界末日現象的徵兆、預兆,這不是小事,不能夠掉以輕心。為什麼?現在一個星期聽到這種事情,父子、父母、夫妻相殺,一個星期會聽到幾次,在全世界的新聞報導會聽到幾次。十年之後,每天會聽到幾十次;二十年之後,一天至少可以聽到一、二百次。我講這就叫做世界末日,多可怕!多恐怖!

  恐怖分子是教出來的。我說得很多,佛菩薩是教出來的,聖賢是教出來的,好人是教出來的,壞人也是教出來的,恐怖分子還是教出來的。你怎樣教他?現在這個教學,大家把這個責任忘掉了。中國古時候任何一個人都有君親師的使命,君是領導,帶頭,你要帶人家好,往好的地方帶,不能做壞的榜樣;親是親愛,你要愛護他;師是老師,你要好好教導他,教的是倫理道德,教的是因果報應。讓他這一生當中真正好好的去長成,在世間做一個好人,過一個真正幸福美滿的生活。

  現在教育是什麼?現在教育,人都不教了,國家不教了。從前國家是負教育責任的,做帝王的人是「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國家選拔人才,現在講的是選拔幹部。從前讀書,優秀的都挑出來做官,「學而優則仕」。這個制度是漢武帝建立的,漢朝建立的。選舉,選拔優秀人才為國家幹部。什麼人選舉?不是民選,地方官員選。什麼條件?兩個條件:一個孝,一個廉。他能孝順父母,他就會為國家、為社會盡忠;他要是廉潔,他就不貪污。所以從前地方官員到處去訪問,看看這些小孩,孝順父母又不愛錢的,把他挑選出來,國家來栽培、國家來培養,將來之後這就成為國家的官員、國家的幹部。

  這種選拔條件好,既簡單又明瞭,暗中去調查去訪問,他在家裡孝不孝順父母?合這兩個條件的挑出來。古時候學校少,一個縣只有一個學校,學生就是這樣挑選出來的。進了學之後,完全是公費,這一切生活給養都是國家發給。所以他自己家裡不必擔憂,窮苦人家也一樣,只要兒子進了學,他就拿國家一份薪養,國家來培養。這個制度好,一直到清朝都是這樣的。世世代代舉孝廉沒有廢棄,到民國才廢掉的,真正是可惜。

  所以「孝」在此地,他說是至德,是行本。至德行本,《鈔》裡頭還有註解,我們把《鈔》的註解也念一念,很好!「以是至德等者」,這《鈔》上講,就是講這一句至德行本,故首而明之,這是講這一句。「即外典意」,這個外典就不是佛教的經典,儒家的典籍,儒家經典的意思。下面舉出來,「故孝經夫子語曾子曰」,孔夫子對他的學生曾子講。「先王有至德要道,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你看看這幾句,我們現代社會多麼迫切需要。現在社會不和,現在社會人充滿了怨恨,誰不希望人民和睦相處,上下沒有怨恨?現在上面怨下民不聽話,不遵守法紀;下面人民對上面不滿意,今天講的民怨。民怨裡頭,最容易產生的是貧富不均。貧富本來就是不均,為什麼?每個人業報不相同,過去生中造的業不一樣!可是如果真正明理的人,富人會幫助窮人,怨就沒有了。富人只是享福,不肯幫助窮人,那就是諺語講的「一家飽暖千家怨」,你一家過富貴的日子,千家都怨恨你,你的日子好過嗎?不好過!

  行孝道很不容易,但是一定要學,要落實《弟子規》,孝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表現。父母教,趕快要應,這是禮節,這是應當的。父母叫你做事,你要趕快勤奮的去做,可是問題在哪裡?你看《弟子規》裡面講「親所好,力為具」,現在做父母的都貪財,你盡量去給我找錢,這事情就難了。你怎麼辦?所以平常在家你自己不能不讀聖賢書。家庭就是個論壇,常常跟家人,父母、妻子兒女來討論倫理道德的意義,因果報應的事實,常討論這些。讓家人觀念改變,不能夠隨順世俗,世俗誤導了我們。

  為什麼人心現在反常?社會的誤導,嚴重的誤導。我們從小,十歲以前接受過這一點倫理道德教育,城隍廟的因果教育。現在大家不相信,我相信!我一生都不會改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看相算命的,我也相信。從小,很小我不知道,我還不記事。我到台灣二十二歲,這個時候懂事了,接觸到這些算命看相的,替我看,也很難得,他也不隱瞞我,說我的命很苦。這命相裡面講財庫空空,這一生沒有錢,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賺錢;命裡頭沒有官印,你也做不了官,這也就是主管官沒有你的分;以後我出家了,出家你也沒有命做住持。住持當家,這都是有權力的,你都沒有分,你一生只能做個清眾,命裡沒有。沒有,求不到!

  孝悌是根本,是不失人身先決的條件。禮樂是修身的根本,所以我們這幾年來特別重視《弟子規》的學習、《十善業道》的學習、《了凡四訓》的學習。如果我們有這些基礎,我們可以學習「淨行品」;沒有這個基礎,「淨行品」進不去。我們念念在一塊研究討論,阿賴耶識裡面種個種子,「淨行品」的種子,金剛不壞的種子。什麼時候它才會發芽?才會茁壯開花結果?你什麼時候把《弟子規》、《十善業道》、《沙彌律儀》百分之百落實,這個種子就會抽芽,太重要!所以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佛道是以孝道為根基。我們在淨業三福第一句念到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孝事父母。】

  下面:
  【當願眾生。】

  這個境界一定要知道。這個『眾生』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一切眾生。真的是無量無邊,無數無盡,你看心量這麼大!

  【善事於佛。護養一切。】

  為什麼要『善事於佛』?就是把孝父母的心,對佛一樣的孝順,這個地方要懂。佛的恩德跟父母的恩德一樣大,佛是老師!中國古聖先賢裡面把老師跟父母平列。古禮裡面,你看稱名,古時候男子二十歲成年行冠禮,就是戴帽子。沒有成年不戴帽子是童子,戴上帽子,這就是大人。童子,每個人都可以叫你名字,你是小孩;戴上帽子是大人了,對你要尊重,不可以稱你名,稱你名,那是對你很沒有禮貌。所以行冠禮之後,同輩的、兄弟朋友會送一個字給你,所以有名有字,從這天起,大家稱字不稱名,這對你尊敬。連皇上對你也稱你的字不稱你的名,恭敬!

  只有兩個人可以稱你名,一生稱你名,哪兩個人?第一個是父母,父母一生稱你名;第二是老師,老師跟父母一樣大,老師一生稱你名。你看喪禮,你也看出來,兒子守孝三年,喪三年,有孝服;學生對老師也是三年,叫心喪,沒有孝服,差別在此地。父母有孝服,老師沒有孝服,三年心喪。這都說明老師的地位跟父母是平等的。為什麼?我們的身命得自於父母,父母有養育之恩。我們除了身體之外,還有智慧,慧命得自於老師,老師教導的,我們這才開智慧。所以兩條命,慧命是老師給的,佛是老師。「善事於佛」,報老師的恩。

  底下「引佛教證,菩薩戒亦云,孝養師僧父母,孝名為戒,亦名制止」,這就是引用這幾句。這都不能不知道。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疏》裡面講的,「大集經云,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者,即是事佛」,這話講得好。現在世間佛不住世,只要我們能孝順父母就等於孝順佛一樣,佛跟父母是平等的。「父母於我為先覺故」,我們覺悟在父母之後,父母在先。「今翻令事佛者,生長法身故」。剛才講的,佛教導我們,我們的法身慧命從佛那裡得來的,我們的身命是從父母得來的,法身慧命是從佛那裡得來的,這說明為什麼要孝順佛菩薩,道理在此地。

  下面則講「護養一切者」,這在佛經裡面講的「一切眾生皆我子,故護之」。這是你真正發菩提心,你曉得一切眾生跟我們是什麼關係。一切眾生生生世世跟我們互為父子、互為兄弟,關係非常密切。所以講愛護,人沒有不愛護兒女的,你把一切眾生看作自己兒女一樣的愛護,這是故護之。「一切男女皆我父母,故養之」,這也是《菩薩戒經》裡頭說的「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人皆我母」。父母要不要養?要養。所以對於一切眾生有養之之心,有養之之行,對一切眾生務必要愛護。「生生無不從之受身,故平等敬之,法身佛故」,這是說明一切眾生皆是法身佛,所以佛法裡面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們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什麼關係?這我常講的,一個生命共同體,這個關係多密切!怎麼能不敬?怎麼能不孝?怎麼能不愛護?怎麼能不養活?不了解,那沒有法子;明瞭之後不一樣,心態完全改變。你對人有一個誠敬的心、孝順心、恭敬心,全心全力能夠幫助別人,解決別人一些苦難。哪一個不歡喜接受?沒有這個道理!

  所以這些年來,我跟不同的國家人民接觸,不同族群的群眾往來,跟不同宗教的接觸,都受到歡迎。你問原因,很多人問我,你用的是什麼方法?我告訴他們的,非常簡單,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慈悲關懷照顧,自自然然得到非常好的回應。我們相處得融洽,真正能夠互相敬愛,互助合作。

  恭錄自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五0二卷) 200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