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自歸於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淨空老法師開示

廣為分享,功德無量:

淨空老法師開示

  這首偈,在現代的社會應用得最廣,實在講,可惜沒有人知道。怎麼說應用得最廣?首先要認識什麼叫『僧』。「僧」是團體,出家人是個團體,叫僧團。僧的含義,必須要遵守六和敬,才能稱僧,如果不是六和敬,那就是普通的團體,修六和敬才叫僧團。六和敬在前面跟諸位詳細說過,很重要!我們今天就是團體出了毛病,最小的團體是家庭,家庭是個團體。夫妻、兒女,現在小家庭兩代,在過去三代同堂的多,父母、兄弟(兄弟跟自己是一代)、兒女,我們講大家庭,三代同堂。

  三代同堂家裡人多了,如果兄弟姊妹多,姊妹當然出嫁,兄弟多的時候,兄弟再生兒女,這堂兄弟。所以一家五、六十口是常見的,七、八十口也不少,如果家裡沒有個規矩的話,家不就亂掉了!家有家規,家規就是家教,所以這一家人能和睦相處。中國自古以來是大家庭制度,大家庭裡面怎麼團結?倫常。「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這個大家庭裡面,一定有一個是家長,家長就是君,大家庭的家長,全家這些人都是臣,道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一點都不亂。「朋友有信」,朋友是對外面的,對外面都是朋友,四海之內皆朋友也。你說這個多重要,所以只有教育才能解決問題,不教怎麼行?

  『自歸於僧』,我們廣義的說,引申的來講,就是我們要回頭,要依於一個六和敬的團體。這樣子『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你家庭,一家之長統理你這一家,沒有障礙。現在雖然是小家庭制度,可是公司行號是大家庭,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你要統理公司裡面的員工,做到一切無礙。無礙就是你這個公司員工上下裡面沒有衝突,沒有對立的,沒有疑慮的,大家都能夠和睦相處,互助合作,這就一切無礙。每個員工都懂得自動自發,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跟大家互相配合,互相合作,這是每個做老闆的人夢寐所希求的。怎麼才能求得到?自皈依僧,問題就解決了,只要依六和敬就行了。

  六和敬的基礎一定是依倫常道德。所以從前,一個人從小的家教,中國人講的家教,家教就是教五倫、五常。五倫剛才說過,五常是仁義禮智信。仁就是仁慈,仁慈從哪裡來的?仁慈從「父子有親」來的,親愛。這種親愛用在父母是孝,用在兄弟是悌,用在朋友就是仁慈,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愛心,真誠的愛心。義是懂得人生活在這個世間,固然不能夠捨棄權利,更重要的是盡義務。你在哪個位置上,義務是你的工作,你要把你的工作認真做好,義務。一個公司分成很多部門,分工合作,你擔任什麼職位,你的工作是什麼,你有沒有把你的工作做好,盡心盡力做得盡善盡美,這是義。如果你不負責任,不認真去做,不能跟別人配合,你不義;不能跟大眾相處,你不仁。不仁不義,你在社會上,哪個老闆肯僱你,肯用你?在家庭那是沒有法子,家庭,做父母、長輩的要教!「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仁義兩個字多麼重要,這是德行的根本。

  禮是禮節,《弟子規》是最基本的禮節,從這個地方扎根。智是理智,處事待人接物不能憑感情用事,要用理智。末後一個是有信用。這是基本的德行。你能夠有五倫、五常,常是常道,從早到晚日常生活當中,不能沒有的。你沒有,沒有就不是人!人跟禽獸的差別,古人界定的界限就是這個。人不同於禽獸,禽獸不懂得倫理,不懂得基本的做人的態度,五常,常道。有這樣好的一個家教,參與社會工作,佛給我們提出的六和敬當然沒有問題。怎麼會做不到?

  「見和同解」裡面,說實在話,最重要的還是倫理道德。我們在前面講的,有淺有深、有廣有狹,絕對的見和同解只有佛才能做到。法身菩薩是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跟妙覺的佛果,他們確實是見和同解。為什麼?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理事全解決了。當然這不是十法界裡面眾生所能做得到的,十法界裡面的眾生,我們見和同解依什麼?就是依三皈,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覺正淨是性德。雖然在我們現前境界裡面,覺正淨跟迷邪染是對立的,是二不是一,這是當然之理。我們要講到不二法門,那就是法身菩薩境界,就超越十法界了。

  我們現在是二不是一,二裡面我們要選擇,我們要從迷回歸到覺,從邪回歸到正,從染回歸到淨,這就對了,逐步逐步向上提升。像《華嚴》,從十信位提升到十住,十住再升到十行,十行再升到十迴向,十迴向再升到十地,十地再提升到等覺、妙覺。就像念書一樣,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向上提升。由淺而深,循序而進,這是佛教中下根性的人,我們要明瞭,要懂得。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在團體裡面必定能跟一切大眾處得很好。

  這個世間第一樁大事,就是跟一切人能夠和睦相處,這是大學問。你看看諸佛菩薩、辟支、聲聞,跟一切眾生相處沒有障礙。為什麼?佛與大菩薩不必說了,他不起心、不動念;降一等,聲聞、緣覺,縱然他還有分別,他沒有執著,沒有執著就好辦,見和同解就可以做到了。人與人之間不能相處,就是不肯相讓,執著自己的成見,不能夠讓人家幾分,一定要堅持自己。實在講,受害的是誰?別人受害頂多是三分,受不了,辭職就走了,別處還找工作;自己受害七分。所以別人受害少,自己受害大!這些道理跟事實,諸位如果冷靜細心去想想,不難體會。

  人生在世一場空,無論是貧富貴賤,出生是平等的,將來死亡也是平等的,貴為天子不能不死。佛在經上講得好,「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兩句話是很重要的警告,你不能不警覺。能帶得去的是什麼?業,善業來生感三善道,惡業來生感三惡道,這是你帶得去的;除此之外,這個世間什麼你都帶不去。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人生在世為什麼不行善?什麼是真善?「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是真善。要學佛菩薩,佛菩薩對人沒有不方便的,沒有不慈悲的,這是佛菩薩對九法界眾生真實教誨。你的境界沒有提升到一定的程度,慢慢逐步提醒你,就是用這個方法。你看他自己本身示現給你看,他所示現的你仔細觀察,不外乎「看破、放下」。對於一切人事物看得很淡,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妄想,這才是歸於自性僧,你的本性本來是如此。

  「統理大眾」,可以用引申的意思來說,與一切大眾相處。在今天由於科技發達,交通方便,資訊的發達,整個地球真的是變成一家人,一個地球村。現在的人出國去旅行、觀光、考察,機會愈來愈多,你跟國外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頻頻接觸。那對於「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就太重要了。我們怎樣和睦相處,怎樣化解不同,所謂是存異求同。那個異,相異的地方要化解,完全同了,才叫一切無礙。不一樣的地方我們不談,放在一邊,我們取一部分,那是無礙,還不是一切。

  「一切無礙」,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要問為什麼是真的,因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而整個《般若經》的總結,我跟諸位做了多少次報告。世尊二十二年講般若,般若是整個佛法的中心。佛說法四十九年,般若講二十二年,幾乎佔一半的時間。般若講什麼?最後的結論是「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不就一切無礙了嗎?這是講到絕對的無礙,自性本來是這樣的。所有一切障礙從哪來的?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生的,障礙性德,障礙無礙。我們跟人不平等,自己貢高我慢的心,自以為是的心,這是妄心,障礙自性的平等,障礙自性的和睦。

  所以,三皈依理跟事都可以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能給我們解決很多問題。特別是現在社會,大家天天所擔心的是衝突,怎麼化解衝突?每個人都覺得化解衝突太重要了,怎麼化解法?衝突說不盡。現在的麻煩是父子有衝突,現在父子衝突嚴重到什麼程度?兒童,兒童跟父母就發生衝突,這怎麼得了!我常常跟人說,統統都是教出來的,佛菩薩是教出來的,善人、君子是教出來的,不肖兒孫也是教出來的,衝突還是教出來的,看你怎麼教法!真正要化解衝突,你要用倫理道德去教,就沒有了,他懂得,就沒有了。所以要教他怎樣思惟,教導他真正明瞭事實真相。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你要清楚。然後知道怎樣相處,你才真正懂得六和敬

  六和敬是性德,是一切眾生自性裡本來具有的,現在迷了。迷了之後,這性德都忘了,造作種種不善,害人害己。這個害人害己的比例不能不知道,害人,人受傷害只有三分,害己是七分。十分裡面,你存心用種種方式害人,他受害三分,自己受害七分。你要是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還敢做害人的事情嗎?我講的七分是事實,因為你害人的心,害人的行為,惡念、惡言、惡行,三業皆惡,你將來的果報在三途地獄;別人受害者,沒有那麼重的業。受害的人如果是個佛弟子,聖人的弟子,懂得這些道理,你傷害他,他沒有怨恨,沒有報復,他沒有過失。他接受傷害,這個傷害恰好替他消業障,幫助他提升,這是事實。有很好的例子,《金剛經》上有提到,歌利王割截身體,這個故事詳細的在《大涅槃經》。歌利王害忍辱仙人,菩薩,菩薩沒過失。菩薩受這麼大的侮辱,受這麼大的苦難、傷害,沒有怨恨,沒有報復,反而發願,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世尊在經上告訴我們,這是菩薩修忍辱波羅蜜圓滿之相;換句話說,歌利王幫助忍辱仙人達到究竟圓滿。這個理事,我們要知道,我們要認真學習。

  受別人的侮辱,沒有回報,知道什麼?知道這是過去生中的業障。他對我態度不好,見到我討厭、不歡喜,無論在言語、態度對我都很粗魯。我們學佛的人應當要反省,應當要回光返照,我有沒有用這種態度對別人,這個要知道。知道這樣的態度、言語對我,我覺得這不是好的,我們就不可以用這種態度、言語對人。他是我的老師,我就跟他學到了。另外你要能想到,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所謂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前定是宿世因緣。他為什麼不罵別人,他來罵我?為什麼不毀謗別人,毀謗我?可能是我過去世曾經毀謗過他,我對他不善,這一生當中我們遇到了,那他這樣子對待我是應該的。一報還一報,歡喜接受,這個帳一筆就勾了,不再結冤仇如果你不懂這個道理,你不能接受,心裡頭有怨恨,還想找機會報復,那麻煩大了!那就迷了,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彼此兩方面都痛苦。那又何必?

  所以,你能夠作如是觀,這是正確的,問題就化解了,化解就沒有障礙了。不化解,障礙永遠存在,遇緣它就現前,不遇緣它就隱藏在那裡所以一定要把它化解,化解得愈多,你提升的層次就愈高。修行在哪裡修,真正修行人就是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就在這裡修。所以我也常常提醒同學們,《大方廣佛華嚴經》在哪裡?六根接觸的境界,遍法界虛空界就是一部活活潑潑的《華嚴經》。我們從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都在那裡修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對人對事對物真修、真幹。開始你就這樣做,依教奉行,做過一段時期,純熟了,再向上提升一步。怎麼樣?不著相。斷惡不著斷惡之相,行善不著行善之相,逐漸從二提升到不二,你就超越十法界,不但是六道,十法界超越了。

  你只要肯用功,你才會得到法喜,「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在這一生當中,常生歡喜心,那就是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方東美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的時候,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那就是法喜充滿。你要不真肯幹,不真學,不真正向上提升,這種境界哪裡有?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他們契入了。經上講的是佛說的,一切註疏裡面所說的,那是佛弟子說的,過去這些高僧大德說的。我們要不學,天天讀它,好像是懂得了,也講得天花亂墜,沒契入。沒契入從哪裡看?你沒有法喜,換句話說,你生活得不幸福、不快樂,你沒有得到真正的受用;真正得到受用的人才知道感恩

  人生幸福美滿,談何容易,幾個人能得到,極少數的人。你是極少數人當中的幸運者,誰給你的?聖賢教誨給我的。你才會對於諸佛菩薩、古聖先賢產生感恩之心,報恩之心,才能生得起來。從感謝佛菩薩、祖師大德,感激老師,然後真正回過頭來之後,感謝一切眾生。為什麼?一切眾生不是天天在那個地方磨鍊我,你怎麼會磨得出來?跟一切眾生接觸的,有善的一面,有惡的一面,善的一面,決不生貪戀;惡的這一面,決不生煩惱,就是傲慢、瞋恚、嫉妒、障礙,不生這個。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能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理智現前,而不會感情用事。這個人叫真修,這個人真正是依覺正淨

  你看在「淨業三福」裡頭,「受持三皈」不是第一條,它是第二條。第一條是受三皈的條件,你要不具足受三皈的條件,你三皈得不到。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倫理道德,父母是倫理,師長是道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落歸到《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是佛門的基礎。你要是具備這個條件,有這樣的基礎,你才有資格去受三皈,去學五戒。三皈哪有那麼容易!時時處處,念念提起,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叫三皈。念念願一切眾生,「紹隆佛種,發無上意;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統理大眾,一切無礙」。這個統理是對一般領導,各個階層的領導,我們今天把這個意思引申,與一切大眾相處,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一切無礙。這是學佛最高的指導原則,不論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都是以這個為指導原則。

  凡是佛弟子,早晚課一定要念的,最簡單的早晚課就是三皈依。我在早年剛剛親近佛法,跟懺雲法師住茅蓬,住了半年。茅蓬裡面只有五個人,三個出家人,懺雲法師、菩妙法師、達宗法師。兩個居士,朱鏡宙老居士(那個時候老居士七十歲),我一個。我好像是三十歲,還是三十一歲,最年輕的一個,也是在茅蓬裡面做義工,照顧出家大德跟朱老。茅蓬裡面的早晚課就是三皈依,沒有別的,就打三皈,早晨也是如此,晚上也是如此。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定課,讀經、拜佛,懺雲法師給我們規定的,我在那段時期每天拜八百拜佛,早晨起來拜三百拜。

  功課是各人做各人的,只有打三皈的時候統統在一起。做功課都在佛堂,但是各人做各人的,都不出聲。每個人讀的經不一樣,出聲就干擾別人,很虔誠,很恭敬。佛堂裡面一個蒲團,一個很小的小桌子給你擺經,讀經都是跪著讀。讀經的時間,短的半個小時,長的一個小時。經讀完之後拜佛,拜佛每個人的速度並不一樣,所以不敲犍槌;老年人動作慢一點,我們年輕人拜得很快。當時達宗法師拜得最快,他一天拜一千二百拜;我那時候每天拜八百拜,早晨拜三百拜,晚上拜三百拜,中午拜兩百拜,一天拜八百拜。早晚課就是三皈。茅蓬裡面的生活,簡單,很得受用。法師很少講開示,一個星期可能只有一兩次,給我們講一點開示,平常都不講的。山居的生活,五個人也是個團體,也是個僧團。

  往後這麼多年來,我們看到無論是出家的團體,在家的團體,乃至於現在看到社會上一般公司行號,最後到人家的家庭,都出了問題,都希望能化解。殊不知這個東西就在經典裡面,就在聖賢教誨裡面。今天許多國際會議都在討論怎麼樣化解衝突,消弭衝突,促進安定和平。那還不是求,總的來說,就是求「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佛告訴我們就一句話,「自歸於僧」,問題就解決了。歸於僧,歸於六和敬,歸於倫理道德

  我們今天修行,首先要把修行這個名詞的含義搞清楚。修是修正,行是行為,現在我們的行為錯誤,思想、見解錯誤,言語、造作錯誤,把錯誤的改正過來,叫做修行。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一定要依經論,要依古人的教誨,所以深入經藏,經藏是古人的教誨。中國倫理道德的教育,有五千年的歷史。歷代這些大賢大哲身體力行,著書立說,把倫理道德發揚光大,有利於後學。宗教的經典,在歷代這些大德們,無論在家、出家,也是身體力行,做出許多的註疏論說,也把這個發揚光大,幫助我們。希望我們真正覺悟,真正明白了,真正能夠依教修行,而後才能夠深受法益。

  這是我們對三皈依簡單的報告,清涼大師有註解,我們下一堂再來學習。過去我講過幾次三皈,有錄相、有錄音,跟這次講的不一樣,可以互相參考。這次講的意思很廣,完全落實到現實生活。

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12-017-1511  200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