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發趾向道 當願眾生 趣佛所行 入無依處|淨空老法師開示

廣為分享,功德無量:

淨空老法師開示

  這首偈是講出發,前面兩首是拿錫杖、托缽,這要上路、要出發了。每天生活上的小事,由小事引發大願,願天天發。佛菩薩教導我們,三皈依也在這一百四十一願當中,前面我們讀過。你看我們每天早課有三皈依,晚課也有三皈依,平常又有佛事,結束的時候都有三皈依,天天發。我們就想到佛與諸大菩薩他們的願念念不間斷,我們常常聽說的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從這些地方你能夠深刻的體會到念念不間斷

  出去托缽要開步走。在日常生活當中走路很多,念佛的人每天經行繞佛也是『發趾向道』,要不要發這個願?要。這就曉得我們的願,常常講為什麼發不出來?發不出來的原因就是常常間斷。不間斷沒做到,再說不夾雜也沒做到,不懷疑還是有問題。所以這種願怎麼能起作用?菩薩們所發的願,願願是無量的弘願,無盡的悲願,都是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沒有間斷過,所以他能成就如來大行、大德、大果。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就?這一想就知道了,二六時中,我們的生活隨順煩惱、隨順習氣,沒有隨順佛法。佛法是自性,沒有隨順佛法就是沒有隨順自性,沒有發揚性德,每天所發出來的統統是煩惱習氣。這就說明我們修行何以功夫不得力,這把不得力的原因找出來,找出原因就是開悟,明白了。菩薩悟後起修,我們覺悟之後怎麼樣?能不能把毛病習氣改過來?這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改過來,一轉眼又迷了,常常在迷惑當中,這一生不能成就。這一生不成就,自己要曉得肯定墮落,肯定造業。墮落到哪裡去?絕大多數三途,能得人身,太少

  佛在經教裡常常告訴我們,五戒十善能夠做到相當的標準才能夠不失人身,來生還到人道來。你想想你的十善業道能打幾分?你的三皈五戒又能打幾分?不要問別人,這個事情問自己。問別人,別人是恭維你,不給你說實話;問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從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一百四十一願你一看,什麼叫菩薩?這是法身菩薩,我們確實佩服,沒有話說。從這裡看出人家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念念都在菩提道上。真的,我們人講的一分一秒都沒有空過,怎麼不令人佩服?說一分一秒,我們凡夫境界;覺悟人境界裡頭,他知道一剎那、一念都沒有空過,這叫大徹大悟之人。經上告訴我們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一個生滅就是一念,念念不悖自性。

  所以只要你起步走,菩薩『當願眾生,趣佛所行』,佛所行的是什麼?這不能不知道,佛所行的是戒律。古來祖師大德常常教導我們,「禪是佛心,教是佛言,戒是佛行」。佛的一舉一動,他的行為紀錄下來就是戒律,佛的言語紀錄下來就是經教,佛的心就是禪,一而三,三而一,它是一體。我們要學佛,從哪裡學起?這是講根性,上上根人學禪,佛心,心是佛心,你想想看你的言是不是佛言?你的行是不是佛行?當然是,這個快!上上根人。可是上上根人,在人當中真叫鳳毛麟角,太希有、太少了!在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接引的對象就是上上根人,不是上根人,上上根人;上根人誰接引?神秀大師接引。他們兩個是師兄弟,神秀大師接引上根人,能大師接引上上根人。宗門如是,教下也不例外,乃至於淨土宗也不例外。

  淨土宗上上根人理一心不亂,跟宗門大徹大悟、教下大開圓解是同一個階層,只是修學的方法不一樣,境界相同,在淨土裡面講生實報莊嚴土。中等根性的人,或者我們講上等,上上根是實報莊嚴土,上等方便有餘土,上根人;中下根人,凡聖同居土。在其他的法門裡頭,我們講八萬四千法門,一般法門中下根性,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為什麼?煩惱習氣沒斷。譬如講十惡,身,殺盜淫;口,妄語、兩舌、綺語、惡口;意,貪瞋痴,沒斷;沒斷出不了六道,不能往生。所以中下根性人修行,果報在哪裡?果報在人天,修得好的天道,差一點的人道,中下根人

  但是在淨土那就佔了便宜,所以淨土的殊勝不在上面的二土,在凡聖同居土,那就太殊勝了。帶業往生!你的煩惱習氣沒斷,可以帶著去;但是要知道,帶著去,古大德常講「帶舊業不帶新業」。舊業是什麼?過去造的可以帶去;新業是什麼?當下造的那就不行。換句話說,現前不能造業;再給你說得明白一點,昨天造的業能帶去,今天造的業帶不去。我今天還造業,今天就不能往生。昨天造的業、前天造的業算是舊業,可以帶去,今天不能造。今天造了怎麼辦?等明天。明天再造,哪天不造,你的壽命到了,那天就能往生。所以最怕的是什麼?壽命到了那天還要造,那就沒法子,那就是跟阿彌陀佛、跟極樂世界結了個法緣,這一生不能往生

  你要問我:什麼時候能往生?我就回答你:什麼時候不造業就往生了。什麼時候不造業,你有這個願力,有信願,隨時可以往生。所以佛家常講生死自在!生死自在,實在講沒什麼了不起,人人可以做到。做不到是什麼?是因為你不肯做;你要肯做,沒有一個做不到。我們看《淨土聖賢錄》、看《往生傳》,很多都是念佛時間並不長,多數都是三年,都不超過五年,他就成功了,他就能往生。

  我遇到很多同修,就這個事情來問我:是不是他們這些人念佛三年、五年他壽命就到了?我給他們的解答,我說應該不是這樣的,哪有那麼巧的事情?因為它不是少數,它是多數,哪有那麼巧的事情!應該怎麼樣解釋才合理?就是三年到五年他念到功夫成片。什麼叫功夫成片?也就是說煩惱習氣不起現行,我們一般講心平氣和,煩惱沒有斷,但是他這個佛號控制了。看到不如意的事情,本來要發作,不高興,阿彌陀佛,壓下去了;看到稱心如意生起貪愛心,阿彌陀佛。確實能把殺盜淫妄、貪瞋痴慢伏住,在日常生活當中永遠保持心平氣和。他的深信切願,壽命還有,不要了,我想提前去。行,他就走了。所以我們讀《往生傳》,讀《淨土聖賢錄》,要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他已經有這個能力,不要壽命了,這才合理,才講得通。

  因為這樣的例子很多,許多書籍裡頭都有記載。宋朝的瑩珂法師,這是個出家破戒的出家人,不過這個人有個好處就是什麼?他相信因果報應。他自己的習氣太重,常常破戒,自己想想經教裡面常說的,肯定墮地獄,想到地獄他就恐怖、害怕了。問這些同參道友,有什麼方法幫助我不墮地獄。同學們也很難得,送他一本《往生傳》。他看了之後很受感動,把房門一關,不吃飯、不睡覺,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念了三天三夜,真的把阿彌陀佛念來了。佛告訴他:你的壽命(陽壽)還有十年,你好好的修,到你陽壽盡的時候我來接引你。瑩珂法師一想不行,他說:我的習氣太重,我禁不起誘惑,這個十年我又不知道造多少罪業,不要了,現在跟佛走。阿彌陀佛答應他:行,好,三天之後來接引你。他非常開心,三天之後果然佛來接引。

  這就說明什麼?壽命可以不要,可以提前走。所以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往生傳》裡面念佛三年往生的大概都是這種情形,念佛見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得很好「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像瑩珂見阿彌陀佛是現前,佛來接引的時候是現前;當來是往生到極樂世界,那是跟佛常在一起了。這個話不假,每個往生的人都是現前見佛,都是佛來接引,這真的往生了。所以往生第一個條件,就是你能夠把煩惱習氣控制住,就這句佛號,我什麼都不要、都放下了。歡喜也放下了,煩惱放下了,瞋恨放下了,看不順眼都放下了,全都放下了。我常講的保持心平氣和,這個樣子取西方極樂世界不難!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想多住幾年也不礙事

  但是在這種狀況之下走的人太多了,留下來的,說再過幾年,少數,那是什麼人?幫助眾生。還有些有緣的眾生可以幫助的,我再多住幾年;如果沒有這個緣分,眾生對你沒信心,自己就先去,去了以後再來,乘願再來。看什麼時候眾生的緣成熟了,你自然就來了,眾生有感,你就有應,感應道交。沒有這個緣分,哪有不去的道理!緣分是什麼?緣分是眾生尊重你,眾生敬愛你,眾生喜歡聽你的,能接受你的教誨,你教他,他能依教奉行,這就是緣成熟。如果他對你不尊重,他對你也沒有信心,你教的,他雖然聽了,他也沒有辦法照做,這就是緣不成熟;緣不成熟,留在這個世間沒有利益。在這個狀況之下決定提前往生,不要等壽命盡,提前走了。這種人很多!

  往生到極樂世界真的就得大自在,像佛菩薩一樣,千處祈求千處應。這種能力到達極樂世界就有,到達極樂世界,就是凡聖同居土都不例外。這是我們在經典上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大眾,除了聽本師阿彌陀佛說法教誨之外,幾乎每天都出去參訪。經上給我們講,出去參訪十萬億佛。祖師大德的註解註得好,為什麼說十萬億?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的距離十萬億佛國土,是從這裡說的。意思就講你到極樂世界,天天可以回到娑婆,來參訪我們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彌勒佛,取這個意思。說明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要回到娑婆來看太容易了,每天都可以回來轉轉。

  而實際上?實際上參訪的是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無數無盡的諸佛如來。怎麼去的?化身去的,我們在經上常念的「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化身去的,同時去的,這才妙!如果一尊一尊佛訪問,那要耽誤多少時間?同時。所以你要是知道實際的狀況,你怎麼會不去?哪有這個道理!除非自己沒有能力去不了,真的業障太重,沒法子。所以業障要放下,不要把它背在身上,背在身上很麻煩,就去不了,你負擔太重;你把你身上所背負的全部卸下來,緣就成熟。所以,什麼都不能要,什麼都不能有。為什麼?你擁有,你心裡頭就有牽掛。名聞利養都不能有,有,還是有牽掛、還是有顧慮,這就去不了。西方是淨土,心淨則佛土淨,自然感應道交;我們的心不清淨,還有憂慮、還有牽掛,所以就沒有感應

  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講我們現前,要學布施,歡喜布施。布施是什麼?放下!無論什麼,沒有一樣放不下的,這些道理要懂、要做。樣樣都能捨,樣樣都放下,就沒有牽掛、沒有疑慮,佛之所行就不難了,純淨純善。十惡放下了自然就是十善,迷邪染放下了自然就是覺正淨。覺正淨是性德,十善是性德,這是佛之所行,我們學要從這裡學起

  最近這幾年,我們提倡的《弟子規》,與性德相應,每條都要做到。我細看全文,總有一百一十三樁事情,就是一百一十三條,不多!百分之百的落實。起心動念、生活工作、待人接物都說到了,一定要遵守,遵守就是隨順性德。先把這個學好,百分之百的落實至少要做一年,然後學十善業,十善業是佛所行。給諸位說,弟子規講的是世間聖賢所行;十善業是出世間佛菩薩所行,那我們的學習落實不困難你有弟子規的基礎,有世法的基礎,學佛就不難;沒有世善的基礎,對佛法真的是不得其門而入。學佛學了幾十年不能入門,這個我們自己要承認

  為什麼說不能入門?煩惱沒有少,智慧沒有增長,妄念還是那麼多,甚至於一年比一年多,這就不相應。這樣念佛不能往生,念得再好只是跟淨宗結個法緣,阿賴耶識裡面種下些種子,那要等來生來世得人身又遇到佛法繼續幹,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這一生當中要成就,你一定要徹底放下。放下是利益,放下是好事,眼前這點小利你要是不肯放下,你的虧就吃大!你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利益多大?真正是文殊菩薩所說的「獲一切勝妙功德」,勝是殊勝,無比的殊勝、無比的微妙。我們這一生遇到,就當面錯過,你說多可惜。

  所以能行佛所行,終極的目標是『入無依處』,無依處是什麼?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諸位要知道,真正無依是自性。連這個太空有沒有依?有,它依什麼?「唯心所現」,它要離開能現的心它就沒有了,「唯識所變」,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有依,依性、依識;識還有依,識依性,性迷了才變成識。真正無依就是自性,能生萬法,能現十法界依正莊嚴,能生能現,它不生不滅,它是真常。這是禪宗裡面所說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個地方講的無依處

  「入無依處」是什麼境界?這個境界當然說不出來,《華嚴經》末後說這個境界叫不思議解脫境界。你看〈普賢行願品〉,四十卷經本它的題目,經題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這經題;下面是品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入無依處。〈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所入。今天在此地這兩句話,「趣佛所行」是能入,「無依處」是所入。無依處是一真法界,華藏世界是無依處,極樂世界是無依處,你不行佛所行那怎麼行?

  行佛所行就是從十善業下手。十善業是十個科目,每個科題義理無有窮盡,深廣無有窮盡,境界無有窮盡,為什麼?它通無依處。我們初學,學得很淺,深度不夠,但是肯定有受用。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你修十善業,果報在人天;你要能把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執著放下,你修十善業能證阿羅漢果;你再能把分別也放下,你證菩薩果位;你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起心、不動念,修十善業你就證佛果

  佛法不思議,任何一門通一切法門,所以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通的!正因為是這麼一個道理,所以古大德才講「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個法門得到了,一切法門都得到。這個話實話不是假話,就怕的是不通。所以佛在《般若經》上告訴我們,「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通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對於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沒有懷疑了,我修這個法門,我羨不羨慕別的法門?沒有羨慕的念頭,只有尊重,沒有羨慕,也不想學。為什麼?我這門學通了,那個我都通了,同時學幾個法門就不通了,為什麼?你搞亂了。古來的大德、善知識教學生,決定不會教你同時學兩種經,同時修兩種法門,不會的。除非什麼?你有堅固的執著,你想這麼做,那老師開方便。但是,知道你不能成就,讓你去試。試了多年,自己曉得不成就了,回來再搞一門,這種情形很多!

  我在早年遇到一位老居士,那個時候我很年輕,他八十多歲了。他告訴我,他這一生學佛繞了很大的圈子,學教、學禪、學密,最後回歸到淨土,八十多歲,「我以前學的不行,功夫都不得力,全部放下、捨棄了,專念阿彌陀佛,一天念三萬聲佛號」,我很讚歎他,我說你這下對了。這位老居士想必現在都不在了,如果現在在的話,應該有一百二、三十歲。所以同時讓你學幾個法門,那是善知識的慈悲方便,決不是他的意思。是你自己堅固執著,你這種貪愛,對法門的貪愛放不下,才讓你這樣做。而且你是什麼?你不是個聽話的學生。真正聽話的學生,聽老師的話,那老師決定不許可,你也只好接受;不聽話的,隨你,隨便,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只有用這個方法

  總而言之,你在佛法裡頭結了法緣,知道你不會成功;什麼時候看你覺悟回頭了,你三門裡頭選一門,能成就。三門尚且如此,何況多門!這個房間裡頭有許多門,你想同時從很多門進去,你能進得去嗎?兩個門你就進不去,一門就進去了。一門進去之後門門都得到了,都通了!在外面不知道,看到好多門,不知道哪個門裡頭有些什麼,不知道;進去之後全曉得了,原來全通。所以就我們今天這個環境,我們的生活,我們修學能夠有成就,那這是佛所行的,就是十善業道。

  我們淨宗所選的五個科目,《觀經》的淨業三福,戒律裡面的六和敬,教下的三學、六波羅蜜,《華嚴》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我們選五個科目。容易記!你也要循序而進,慢慢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先從淨業三福奠定基礎,跟大眾在一塊相處,學六和敬,你從這裡入門淨業三福第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是弟子規;接著「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就是十善業道;然後才「三皈眾戒」,最後才是「發菩提心」,你不按照這個順序,你不能成就。所以說來說去還是要從弟子規、十善業道,從三皈五戒。在淨宗,或是學《彌陀經》,或是學《無量壽經》,沒有不成就的

恭錄自: 大方廣佛華嚴經12-017-1523 200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