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老法師開示
『見醜陋人』,醜陋是不善業的果報,諸位看看〈地獄變相圖〉你就明白了。我們自己都希望自己容貌端正,莊嚴美好,不喜歡醜陋。這不是上天注定的,也不是閻羅王注定的,是業力變現的;善業,相貌自然端莊,心行不善,相貌自然就變醜陋,會變。我曾經見到年輕的時候相貌非常美、莊嚴,可是到中年的時候相貌就很醜陋,他拿出十幾歲、二十歲的照片,跟他三十歲的照片完全是兩個人,變化那麼大。這是什麼?年輕的時候善良,隨著年齡,貪瞋痴慢煩惱習氣嚴重,相貌變了。還有一些人年輕時候相貌醜陋,到四、五十歲之後相貌轉好,都是學佛的,都是念佛修行人。年輕時候沒有學佛,煩惱習氣很重,學佛之後真正用功努力,心地一年比一年善良,一年比一年慈悲,他那種真誠清淨慈悲的相顯出來了,證明古人所講的相隨心轉一點都不錯。
我們學佛之後懂得佛講的這些道理,在日常生活當中細心去觀察,一個人那個相貌也是剎那剎那在變化。你看他歡喜的時候,那個人的相貌慈愛可親,到他不高興、發脾氣的時候,那個相貌就很難看。細心觀察,一天當中從早到晚相貌在變。如果我們懂得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永遠保持心平氣和,永遠保持清淨慈悲,你那個慈祥的相常常在面孔上,慈愛可親的相讓一切眾生看到生歡喜心。如果你是一個貪瞋痴慢習氣非常嚴重,時時刻刻心裡頭是患得患失,你那個面貌就不好看,佛經裡面所謂是醜陋相。
菩薩見到這種人,立刻引發的弘願,『於不善事,不生樂著』,樂是愛好,著是執著,這句話很要緊。如果我們的相貌不好、體質不好,相貌跟體質與念頭有密切的關係,所以要保持我們的相好,最好的是常常跟菩提心相應,菩提心是真心,真心是什麼?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常存這個心,不善的相貌會變成端莊。如果我們的存心跟這個完全相反,違逆自性,虛偽,真誠的反面是虛偽,跟什麼人往來虛情假意;染污,自私自利、貪瞋痴慢染污;不平,不平裡頭有貢高我慢、嫉妒,都生不平;愚痴,沒有利益眾生的心,自私自利,完全違反了性德,那個相貌怎麼會好?那個身體怎麼會好?如果還有相貌還不錯,還有很好的體質,是過去生中修的餘福,過去生中修的是大福,這一生當中糊塗迷惑了,雖然幹了很多錯事,存心不良,他餘報還剩下來有,這些事實也都要懂得。
所以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有修持的人,確實很難辨別到底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了凡四訓》裡面講的八種,講善跟惡,真善假善、大善小善、半善滿善、偏善圓善,講得很多。如果我們把《了凡四訓》當作一門功課來做,我覺得過去馬來西亞錄的兩張光碟,就是兩個小時,把《了凡四訓》統統演出來了。兩個鐘點的課程,每天看一遍,把它當作功課來做,你能夠看上一年,每天看一遍兩個小時,因果教育就踏實了。
這兩首偈是講因果,所以於一切善事你會非常歡喜去做,於一切不善的事你不會去做,你會用很平靜的心態來看它。「不生樂著」,沒有愛好、沒有執著,也不生煩惱,這樣子才能夠放下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把七情看淡了,把五欲(五欲是財色名食睡)放下了,你才真正能恢復到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如果心裡頭還有這些拉雜東西在裡面,夾雜在裡面,很難修學。而且什麼?習氣一遇到緣,它就起現行,自己控制不住。往往有人說我自己知道是錯了,但是就是控制不住,那是什麼原因?習氣太重。那怎麼辦?加功用行。你修行的功夫不夠,時間不夠,功力不夠,這沒有關係,你要努力,把修行的時間加長,力度加大,然後自然慢慢能夠克服自己。能克服自己的人就能成聖成賢,就能成佛作祖。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這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佛在此地給我們提示,這是最明顯的,修善跟作惡,正所謂的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然這個時候果報還不是太明顯,因為這在因地,果報就在後面,早那就在晚年,遲決定在來世,這個早遲與你過去生中的修為有密切關聯。要在這一生當中修行有結果,那就不能一天不聽經,不能一天不念佛,你才能保得住,這是正面的。反面的,你要懂得遠離一切不善,哪些是不善你知道嗎?現在的電視內容不善,那就不能看;報章雜誌裡面所報導的不善,你看了會生煩惱,那你就要不看;廣播、歌舞、戲劇、電影,現在所說的文藝這些節目,內容大多數都是不善。不善你要能把它拒絕不生樂著,你修的那個善才能得力;如果這些東西你不能拒絕,你天天還接近它,你的修行難了。也可以說大多數在家出家修行功夫為什麼不得力?裡面夾雜的太多。
你看我們念佛法門,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要怎麼念?「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照這個方法念,那個果報是「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那個心開就是大徹大悟。都攝六根,我們今天六根收不住,眼耳鼻舌身意往外面跑,眼被色迷了,耳被聲迷了,鼻被香迷了,舌被味迷了,你看看六根都迷於六塵,你收不回來,這功夫不得力,怎麼想用功都沒有辦法,沒有把六根收回來。所以你要懂得收心,收心就是我拒絕,從今而後除了聖賢書,除了佛教經典,我統統不看,一般的應酬不參加,為什麼?都是染污。沒有事情不要上街,上街你所看的沒有一樣是善事,沒有一樣是清淨的。所以要懂得都攝六根,你要懂得這個,然後淨念。什麼叫淨念?念是念佛,用清淨心念佛。清淨是什麼?沒有懷疑,沒有夾雜,這才叫淨。相續是什麼?不間斷。那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大勢至菩薩這兩句話就是覺明妙行菩薩所講的九個字「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是念佛的祕訣。你自己要知道看電視是夾雜、看報紙是夾雜,日常生活當中一不小心全是夾雜,把你的淨念相繼破掉了,你雖然念佛,不是淨念是雜念,你怎麼會得力?你怎麼會有成就?道理就在此地。所以時時刻刻提高警覺,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今天修一切善,除聖賢的教誨、經教,幾乎都很難找到是善的,這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謹慎。
恭錄自: 大方廣佛華嚴經12-017-1544 20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