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至圓智抉擇,即是無上般若法門|淨空老和尚開示

金剛經的智言慧語 淨空老法師開示
廣為分享,功德無量:
play-sharp-fill

  【大勢至圓智抉擇,即是無上 般若 法門。】

  我們在楞嚴會上,看到大勢至菩薩揀選圓通,他選的是念佛法門,有許多人讀《楞嚴經》粗心大意,把這樣重要的一段經文疏忽了。我早年在台中求學,學《楞嚴經》時候,遇到一位日本法師,這個日本法師是古振美同學介紹來看我的,好像古振美現在也在此地當教授,也還小有名氣。

  那個時候他是台大的學生,這個日本的法師,是他們台大的客座教授,聽說我研究《楞嚴經》,來看我,他問我,他說:法師,你修什麼法門?我說:我念佛。這個教授那個態度很傲慢,眼睛長在頭頂上的,他說:《楞嚴經》與念佛有什麼關係?日本的法師、台大的教授,說出這樣的話來。我反問他一句,我說:觀世音、大勢至與淨土有沒有關係?他還算聰明,他聽懂了,臉就紅了,就不好意思了。

  觀音、勢至是西方三聖,《楞嚴經》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觀音菩薩、勢至菩薩,就是這兩位。二十五圓通章,通途法門、普通法門按照次序排列,這是普通的法門,不按照次序排列是特別法門;一般人都認為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是特別法門,沒有按次序排列。觀音菩薩如果按次序,在二十五這數字裡頭應該排列在第二,它的排列順序是六根、六塵、六識、七大,按照這個順序排的。觀音菩薩是耳根圓通,眼耳鼻舌身,耳根是排在第二,它應該排第二。把它排在最後,這個太明顯了,大家一看就曉得了。

  大勢至菩薩也沒有按次序排列,就很少人看出來。為什麼?因為大勢至菩薩移動的位置是一個,大勢至菩薩那個排列順序是排在第二十三,二十四就是彌勒菩薩,他跟彌勒菩薩兩個一對調,沒有人看出來,因為它太近了,兩個人換個位置,不像觀世音菩薩從頭拉出來擺在最後,那個目標太顯著了。兩個人沒有按次序,所以是兩個特別法門,不是一個。

  七大的順序是地水火風空見識。大勢至菩薩是見大,彌勒菩薩是識大,彌勒是修唯識的,識大。結果彌勒菩薩排在第二十三,大勢至菩薩排在二十四,觀音菩薩排在二十五,兩個人是特別的排列,就是告訴你,楞嚴會上是兩個特別法門,這兩個特別法門,兩個人都是西方最重要的兩個大菩薩。《楞嚴經》與淨土有什麼關係?這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嗎?日本的法師、大學教授粗心大意。

  大勢至菩薩這個念佛法門,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都契機,所以他這個法門特別。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適合於我們這個世界眾生根機,我們世界眾生這個六根,耳根最利。你給他看,他看不清楚,你一說他就懂,他就聽清楚了,耳根比眼根要靈光,觀世音菩薩代表耳根圓通。所以觀音菩薩代表的是契娑婆世界機,大勢至菩薩所代表的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之機。開智慧的《楞嚴》,以這兩位菩薩表盡了。

  大勢至圓智抉擇,究竟圓滿的智慧選擇的念佛法門,他那個念佛念得專,沒有人比他更專。經上一開端就說明,菩薩與五十二同倫,這五十二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個;等覺、妙覺,就五十二;換句話說,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就一句佛號,專精到這個地步。

  念佛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方法說出來了。什麼叫都攝六根?這個六根實實在在講是六識,六識往外面跑、緣外面境界,把它收回來,不往外跑了,就叫做都攝六根,我們一般講收心。眼,從色塵那裡收回來;耳,從聲塵那裡收回來。就統統收回來,不向外攀緣,心清淨,人老實了。「淨念相繼」,淨是不懷疑、不夾雜,這是淨;相繼是不間斷。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叫老實念,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我們淨宗就是這個方法。

  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往生的,最近就在新加坡,蘇醫生幫助這些老人往生助念,他幫助七個,七個都往生了,瑞相不可思議,現的是遍地金光,三聖來接引,時間有十幾分鐘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哪裡是假的?新加坡這個地區人有福,七個人往生,就這七個人作佛去,這是他勸的。李木源居士所勸的不只七個。時間不長,我到新加坡來勸大家念佛沒幾年,我算算應該有二十多位往生,二十多位作佛了,我很滿意、很快樂,不容易!

  大勢至菩薩的選擇就是無上般若法門,這個念佛法門是無上般若法門,發願求生淨土那就是無上菩提心,非常具體為我們說出來了。諸位要想真正有成就,一門深入,無論出家在家,我們幹真的,不幹假的。假的是什麼?廣學多聞。某大德有學問、有見識,那是面子,廣學多聞,是大通家,將來臨死怎麼個死法不曉得。搞真的,一樣、一門。

  古來有祖師大德為我們做示範的,一生就講一部《彌陀經》,有講二、三百遍的,那就是阿彌陀佛再來。你問他別的經,「我不會講,我就會講阿彌陀經」,真正內行人,這個人高明,這個人希有難得,真希有!什麼經都會講,不稀奇,沒有什麼了不起,樣樣通、樣樣鬆,不能成就。他心不專、心不定;一樣東西,一生一樣,他心是定的,心是清淨的,他有真實智慧,決不是世智辯聰。真正能夠自利利他,真正能夠紹隆佛法,那個一點都不假。無論在家出家的同修,我們要走這個路子。

  在家居士學講經,倓老法師《念佛論》裡面,為我們說的鄭錫賓居士,鄭錫賓居士是個做生意人,念過書、認識字;以後學了佛,沒多久他就學會講《彌陀經》。到處跟人講,就講這一部,他從皈依到往生只有六年,走得多麼自在、多麼瀟灑!

  《彌陀經》講完了,大家都散場了,還有幾個老朋友,走得最後的,他就跟這些老朋友們說:麻煩你們替我租個房子,我要走了。這些人說:你要走了,還租房子幹什麼?他說: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我要往生極樂世界,怕死在人家家裡不太方便。多厲害!這些朋友們聽說他真有把握往生,也沒有忌諱,所以朋友這個說「你到我家」,那個說「你到我家」,大家爭著要搶他。

  他是坐著走的,一盤腿一打坐跟大家告別,他到極樂世界去了。朋友問他:你往生了,也應該留個偈子,留兩首詩給我們作紀念。他說得很乾脆:不必了,看我這個樣子就是最好的紀念。大家合掌給他念佛,不到十五分鐘就走了,多自在!搞真的,不能搞假的!真的就是一門深入,這是希望同修們要好好的記住。

  我本來不講這些大乘經,這是在這個時代叫無可奈何!有不少同修來告訴我,他說:這些大乘經你要不留下一點東西,後來沒人講了。《金剛經》像這種細講,的確是太少了。《華嚴》、《楞嚴》、《法華》,要細說恐怕很難很難!尤其是《華嚴經》。在台灣有一位開心法師,至少給我說了有十次以上,真的是來求我的,法師,你要講《華嚴》,你不講《華嚴》以後沒人講了。我也答應他了,我說:這個也是我的願望。現在可以把錄音帶留下來,留給以後喜歡修學大乘的人做參考。

  如果有人能講,有人歡喜講,我就願意講一部《彌陀經》就夠了,決不搞第二樣。所以淨宗的經論,五經,一樣就行了,短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也行,專學這一樣。清朝初年慈雲灌頂法師,有《大勢至圓通章疏鈔》,解釋得很詳細,我們過去印過,也曾經講過好幾遍。

  所以無論在家、出家,發心出來講經,就是紹隆佛種,就是續佛慧命、報恩濟苦的具體做法。如果你說這個經我沒有學過,我怎麼會講?你要是真正發這個心,佛菩薩來教你,不必跟人學。問題你是不是有真心,你有真心就有感應。這個真心是感,眾生有感,佛菩薩一定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40集 1995/5

⭕️ 觀看《金剛經的智言慧語》其他集數🔜 https://www.amtb.tw#/videoplay?menuidparent=29&menuidchild=513&voice=&mp4=1&numbers=309813

🔔 淨空老法師專集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amtb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