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所得的功德不可思議|淨空老法師開示

金剛經的智言慧語|淨空法師開示
廣為分享,功德無量:

✔️我們有沒有受持、有沒有讀誦❓
✔️罪從心起,還得將心懺,如何懺法❓
✔️無住就是放下,就是捨棄,把什麼捨棄❓
✔️真正做到心無所住,你的心清淨了。而生其心,生什麼心❓
✔️聰明人從根本修,什麼根本❓

  【以經中義趣,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果能受持,便是悟佛知見、入佛知見。】

  這個解釋愈說愈明顯,愈說愈透徹、愈圓滿。世尊為我們開示,開示實在講不容易。一般人常常講,請你老人家給我們開示開示,這個開示變成口頭禪。其實開示不容易,請你給我講一部經容易,講開示不容易。講經,我依照經跟你講,講的人、聽的人都沒有開悟。開示可不同,開示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聽的人要悟入;聽的人不能悟入,那個開示不叫白開白示!所以開示難,講經容易!

  開示要什麼人?明心見性之人,他自己沒有明心見性,他憑什麼開示?佛之知見是什麼?《金剛般若》的知見就是諸佛如來的知見,「應無所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這是佛知佛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能得的三心不可得,所得萬法當體即空,也不可得,這是佛知佛見。我們是不是真的有?是不是真正把我們輪迴的知見確實轉過來?一轉過來,你就是受持《金剛般若》,你轉過來就是悟入。

  諸位要了解,佛法跟世間書籍不一樣,一經通一切經通。《金剛經》通了,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大藏經》,哪一部你沒通?你部部都通!你今天為什麼經典展開來的時候你看不懂?你沒放下,你心不清淨。你要是徹底放下,心裡面的確一絲不掛,乾乾淨淨的,經往前一擺,你這個心光一照,就明瞭了。大經上所謂「六根門頭放光動地」,眼耳鼻舌身都放光,那個經典什麼意思也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哪有不懂的道理!

  我們自性的光明,為什麼放不出來?妄想、分別、執著;這《華嚴》上說的,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會學佛法的人,一門深入。修什麼?清淨心而已。雜修,學得太多、修得太多,頂多你將來在這個世界上得一個佛學博士的頭銜,沒用!一竅也不通,那是搞佛學的,不是學佛。學佛才能了生死,才能成佛作祖,搞佛學的人不行。

  我初學佛的時候,好像剛剛見李老師沒多久,很早他就告訴我,他提醒我:你真正發心學佛,古人不學蘇東坡,今人不學梁啟超。這兩個都是佛教裡很有名、了不起的大人物,這兩個人都是搞佛學,不是學佛,沒有成就。這是李老師警告我,就是不能搞佛學,要學佛。

  一經通一切經通,你能相信嗎?因為不相信,懷疑,所以才去涉獵許許多多的經論。其實古人有最好的榜樣給我們看,六祖惠能大師,他不認識字,沒有聽過經,沒有聞過法,他憑的什麼?心清淨。所以在賣柴的時候,柴賣了,錢拿回來了,回家,走到一個旅店窗口,有一個人在裡面念《金剛經》。他一聽,愈聽愈有味道,聽出味道出來,站在那裡聽。念的人還沒有懂,他聽懂了。於是乎他請教他:你在念什麼東西?念得這麼好!他就告訴他是《金剛經》,從五祖那裡傳過來的,他才曉得有這麼一回事情。

  他把他自己聽的心得感想,說給念經的人聽,念經的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你這種人才應當去見五祖,應當到那邊求法去!他就動了這個心。到了黃梅,你們《壇經》都念過,五祖給他沒講幾句話,就把他打發到碓房裡去做苦工。一直到第八個月,五祖才出了一個題目,叫大家作幾首偈來給他看看,他要傳法。第八個月,他跟五祖八個月沒見過面。雖沒有見過面,那是心照不宣,五祖也知道有這麼一個人,他也曉得五祖的意思。傳法的時候,半夜三更跟他講《金剛經》,還不是講大意,哪裡是細講?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不要講了,全都明瞭、都通達了。

  他沒有學過《法華經》,沒有聽過《法華經》,他能夠跟法達禪師講《法華經》,法達念《法華經》念了十年,念三千多遍。那個經一天念一遍,三千多遍要十年。十年不通,到那個地方,因為禮拜的時候被六祖看到了,他見六祖禮拜,頭沒有著地。大概心裡想六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我受持十年的《法華經》,很了不起,值得驕傲,頭沒有著地。

  所以起來的時候,六祖就問他:你一定有值得驕傲的地方!用現代的話說,你一定很值得驕傲,有值得驕傲的地方,他就問他。他就說出來:《法華經》念過三千遍。六祖就問他《法華》的大意,答不出來,這個才服了。於是才請六祖開示,真是開示了,不是假的開示。

  六祖跟他說:「我沒聽過《法華經》,我不認識字,沒聽過《法華經》,你念給我聽。」他《法華經》從頭念起,念到第二品「方便品」,《法華經》二十八品念到第二品,六祖說:「不要念了,這個經我全知道了。」給他一講,法達就開悟了。這個時候再拜,頭著地了,佩服得五體投地。《法華》沒有念過,他懂!他不是不懂,不但連經懂,論也懂了。《壇經》裡面講的八識,那個講得多好!真叫言簡意賅,講的話那麼簡單幾句,可是法相宗的東西被他講盡了。沒有一樣不通!

  所以聰明人從根本修,根本是清淨心。你學一樣東西,你容易得心清淨,容易成就。你學太多、學太雜,就是今天講的面子好看,我廣學多聞,面子很好看,搞名聞利養的走那個路,那是對的。真正修學的,不要名聞利養,問我什麼,我什麼都不知道。印光老法師你去問他,「我只會念一句阿彌陀佛,我什麼都不會!」真正修行人、真正佛菩薩,什麼都不會。你再去看看《華嚴經》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善財童子去參訪,他合掌給善財說:「我只會這一樣,其他我統統都不會。」

  其實他什麼都通,沒有一樣他不通的。他什麼都不會,謙虛!尊敬別人,自謙而尊人。這是修行人,本地風光,就是這樣子。絲毫炫耀都沒有,老老實實,規規矩矩,這個人有成就,這樣的人才能度世。希望人人都老實,人人都規矩,天下太平了,哪裡還會有動亂?人人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這個社會不得了,天下大亂。

  好事要做,不要被人家說「某人是好人」,好人就多事。不要人家讚歎你是好人,不要人家讚歎你很能幹,你很了不起,那都不是好事情。規規矩矩做個老實人,這樣就好!多被人家罵幾聲,消業障;不要被人讚歎,被人讚歎福報都消掉、報掉了,讚歎是福,福就報掉了,不要被人讚歎。希望人家多責備、多罵幾聲,這個對自己決定有好處。

  所以開示不容易,開示一定要明心見性。現在習慣都是這樣講,如果有人請我們講開示,我們要合掌恭敬,不敢承當,只能夠說給大家講幾句廢話。你們一定要找麻煩,我們只好講幾句廢話,給大家添一點囉嗦!所以開示之後,是一定悟入。經過開示,《金剛經》就是佛對我們的開示,我們了解經義,依教奉行、信心不逆就是受持。果然信心不逆,悟入雖然不是有太大的悟入,多少會悟入幾分,這一定的道理。你這個悟入愈來愈多,年年會增長,月月會增長,所以你的生活就法喜充滿,這個快樂就是逐漸逐漸境界一天比一天好。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69集1995/5

  【末世眾生,鬥爭堅固,業重福輕,障深慧淺。然而尚有受持讀誦者。則正像之世,大有其人可知。特舉末世,以示不可輕視眾生。此攝受之平等也。】

  末法時期鬥爭堅固,這是我們現代人普遍都看到的,證明世尊在三千年前,所說的預言真的兌現了。本經我們曾經讀到佛所講的五五百年之後,這個說法大乘經裡面可以講很普遍,每五百年是一個大的轉變。我們世間人常講,一般人的命運五年一轉運,而五百年運數是大的轉變。佛為我們說出末法時期。佛法分為三個時期:所謂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像」是相似,已經有相當程度的變化;而末法變質就更大。佛陀滅度之後二千年,就是屬於末法時期。依照中國歷史的記載,佛滅度到今年已經是三千零二十年;換句話說,末法一萬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一。以現代西方人的講法,釋迦牟尼佛滅度二千五百多年,我們也處在第六個五百年間,佛法變質愈變幅度愈大,鬥爭是愈來愈堅固,沒有一處不鬥爭。鬥爭堅固並不是專指我們佛教,整個社會無論哪一個階層,無不是鬥爭堅固,佛看得很清楚。

  我們想想,為什麼現代人犯這些毛病?為什麼從前人不犯這個病?過去第一個五百年是「解脫堅固」,解脫是證果,不是簡單的;往後有「禪定堅固」;有「多聞堅固」,多聞是講學;有「塔廟堅固」,大家興建寺廟,雕塑佛像。像中國敦煌、大同造這些佛像幾千尊、幾萬尊,都屬於塔廟堅固。為什麼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淪落到鬥爭堅固?從整個歷史上來看,五百年是一個大的階段,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推究其原因,就是在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古時候受持的人多,讀誦的人多,講經說法的人多,大家都明理,所以都能發憤向上。現在人不受持了,也不讀誦,也不說法了,天天在幹什麼?天天在打妄想,天天在分別執著,當然鬥爭堅固。這些道理,我們不能夠不明白。所以古人總結一句話說,今天世界為什麼這樣動亂?一言以蔽之,不讀聖賢書之過。聖賢書不念了,這是根源之所在。我們明瞭根源,要挽救劫運,要自度度他,從哪裡下手?唯有從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下手,這個可以度自己,可以利益眾生。不要看自己一個人力量很微弱,不盡然,一個人也能發揮巨大不可思議的力量。諸位應當想想,世尊當年示現成佛,在鹿野苑也只度了五個比丘;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起家,不過是一個老師五個學生而已。五個學生就能創教,就能把佛法弘遍全世界。由此可知,我們今天要有五個人,怎麼不能夠興教?世尊能創教,我們有五個人也能續佛慧命,也能夠復興佛教,這在理上講得通的。事上能不能做到?這五個人果然一條心,都能夠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就行了,就能夠興教。

  雖然在這個時代,我們業障習氣很重,福報很薄。不要看現在的社會富裕,物質生活享受是古人所不能比,那是另一樁事情;談到福報,說老實話不如古人。古人一生生活得悠遊自在,真的是過人的生活;現在人富有,過的不是人的生活。是什麼生活?機器的生活,人都變成機器,自己做不了主宰,不但心隨境轉,身也被境轉,身心都得不到自在。古人可以說他得自在,他能夠過自己希望過的日子,做自己喜歡做的工作,讀自己喜歡讀的書,那才叫人。現在你喜歡偏偏做不到,一定要受外面境界的影響。所以現在人生活之苦,比古人不曉得要加重多少倍!現在的人身心不安,生活有壓力,精神有壓力,社會有壓力,的確是身心都不安穩,這就是福報沒有從前人那麼重,古時候人福報重。障深,業障那就不必說了,我們前面講得太多,我們的煩惱、憂慮、牽掛,不曉得有多少。外面五欲六塵種種的誘惑,我們不要說古時候,想一想二、三十年前跟現在比一比,誘惑的力量增長多少倍,這個是障。沒有智慧應付生活環境,怎麼不墮落?怎麼不被環境所轉?

  在這麼一個環境當中,居然還有受持讀誦《金剛般若》的人,這個不簡單,這是佛對我們的讚歎。末法時期有這些人,那麼正法、像法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的一定很多很多,大有其人可知。所以過去世眾生業障輕、福報大,原因就是受持的人多,讀誦的人多,演說的人多。我們要想改良社會風氣,要想化鬥爭堅固,提升到解脫堅固、禪定堅固、多聞堅固,沒有別的方法,唯有自己認真努力依教奉行。認真努力的宣傳佛教,使這個社會、這個地區,讀經聞法的人愈來愈多,這個社會的風氣自自然然就轉變了。佛在此地特舉末法時期,這是教導我們不可以輕視眾生,末法時期也有善根福德很深厚的一類眾生。在濁惡、五濁惡世,他能夠不被環境污染,遇到正法,他能夠信受奉行,這個原因我們也很清楚,那是他無量劫的善根宿福,這也是顯示出佛度化眾生的平等。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70集1995/5

  【末世眾生,不可不奉持此經。】

  這是江居士特別囑咐我們。業障是什麼,我們必須要知道。「業」是造作,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障」,障礙我們的清淨心,障礙我們的智慧福報。我們的想法、看法、做法、說法錯了,錯了就產生障礙,智慧不能現前,現前的是煩惱;福德不能現前,現前的是惡報,現這個東西,這叫做業障。

  業從哪裡來的?業從起心動念來的,罪從心起,還得將心懺。如何懺法?心清淨,業障就沒有了。諸位要記住,你心不清淨,你的業障沒有辦法消除;心清淨,業障就沒有了,所謂「罪業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清淨心生智慧,佛在這個經上告訴我們,「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般若現前,那什麼樣的罪業也消除了。

  這部經確確實實是幫助我們修清淨心,它的方法妙極了,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好!無住就是放下,就是捨棄。把什麼捨棄?把妄想捨棄,把執著捨棄、分別捨棄、憂慮捨棄、牽掛捨棄,你統統都捨掉了,你的業障就沒有了。這些統統叫業障,也就是本經教你把業障放下、把業障捨棄,業障就消除,就沒有了。

  末法時期眾生業障特別重,特別重就是更要放下、更要捨棄。所以說末世眾生不可不奉持此經,奉持此經這個意思也講過多遍,不是教你拿這個經天天念,天天念有什麼用!是要遵照經上的教誨把一切都放下,真正做到心無所住,你的心清淨了。而生其心,生什麼心?生念阿彌陀佛的心,生利益一切眾生之心。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勸導一切眾生要放下、要念佛,我們要生這個心。能這樣做的就是奉持此經,就是信受奉行受持此經。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70集1995/5

  【故勸現前當來一切眾生,力為弘傳,盡未來際,不令斷絕。此咐囑之深長也。】

  咐囑的意思很深很長。力為弘傳,要認真努力去弘揚,到處講經這是弘揚。傳是教學,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不能叫它中斷。弘傳,我們在家出家四眾弟子都有責任。世尊當年在世,典型已經建樹。弘法不錯,是出家人的重要任務,也是首要的事業;否則的話,你出家幹什麼?修行,在家人一樣修行成就,在家人成等覺菩薩、成佛多得是,成佛、成等覺不一定要出家,出家就是要續佛慧命。

  換句話說,出家人就是這三句話,「力為弘傳,盡未來際,不令斷絕」,我們是為這個出家。出家要做不到這三句,那就是我們有過失。在家人有這個因緣的,也要發心力為弘傳。從世尊那個時候起一直到現代,在家居士建道場、弘法傳法,每個時代都有這些長者大德居士出現,他們對於續佛慧命有很大的功勞。像近代,清朝末年,民國初年,佛法確確實實是在家居士挽救的。

  中國出現了楊仁山居士,全心全力的弘傳大乘,蒐集遺失的經典。他的學生歐陽竟無在南京創辦支那內學院,傳法,培養弘法人才。你們諸位同修曉得,我們佛門裡面太虛大師,太虛大師也是內學院的學生,歐陽竟無居士的學生。居士裡面有不少大德都是內學院出身,這是救了中國的佛教。在台灣有李炳南老居士,在泰國有高向如老居士,每個地區都有這些大德,建道場、講經說法、培養學生。今天我們在此地,李木源大居士他的功德不亞於楊仁山,不亞於李炳南,這都是菩薩化身不是凡人。

  凡夫人他想不到,他也做不到,這是經裡面所說的,應以居士身而為說法,他就現居士身出現,真正做弘傳的大業。這些人是真正受佛的囑咐,續佛慧命,為佛傳燈。我們讀到這個地方,自己一定要發心效法,要立志、要發願。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70集1995/5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

  這一段是「結成經功」,總結《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功德不可思議。佛叫著須菩提,凡是經典上稱名,都是提醒注意,下面有重要的開示要說。假如一個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這段話正是說的我們大家,我們現在就是釋迦牟尼佛講的後末世,佛滅度之後末法時期,就是指的我們這些人,這個地方善男子、善女人,就是叫我們。

   我們被佛叫了,下面這幾句話想想我們做到沒有?受持,我們有沒有受持、有沒有讀誦?我相信讀誦的人有,大概不少;受持的人可能就少,但是那個功德之大是在受持。如果讀誦而不受持,有功德,不能說沒有功德,功德小、功德不大,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只是給我們菩提道上種遠因而已。

   正如同我們過去世生生世世當中,我們的確讀誦沒有認真受持,如果認真受持,現在怎麼會坐在這兒聽經?早就作佛、作菩薩去了,哪裡還當凡夫?喜歡讀誦而很難受持。受持是要把它做到,沒有辦法做到。為什麼沒有辦法做到?捨不得放下,你的錢財捨不得放下,你的產業捨不得放下,你的親情捨不得放下,捨不得放下的事情太多太多!這就是沒有受持。

   受持就是經上教給我們一切放下,應無所住,我們雖然也生心、也布施,而行布施,可是就是放不下,這就沒受持,有讀誦沒受持。如果這一生還是這個辦法,還是不能出三界,依舊要搞六道輪迴,不知道到哪一生哪一世,才能夠再遇到這樣一個法會,這個法會不容易遇到!很難遇到的,真的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受持。

  如果你真的覺悟,真的想不再搞六道輪迴,希望我這一生在六道輪迴裡面是最後身,最後一次,下一次我要再來,一定是菩薩再來,絕對不是生死凡夫。你要是這樣的覺悟,那你是真的開悟了,你真的明白。怎麼做到?放下就做到。所以這個事情不是求人,求人沒有把握,這事情求自己,肯不肯放下。

   實在有真的放不下的事情,想想佛在經上所說的,三心不可得,能執著的不可得。想想放不下的那些事,那些事都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也了不可得;由此可知,你自己牽腸掛肚放不下的,那個事實真相是什麼?妄想而已。這是佛在經上常講可憐憫者,你真的是可憐憫,不是事實。能執著的我、所執著的一切法是事實,那世尊點頭,你放不下是應該的,它是事實;哪裡曉得你以為的事實全都落了空,佛才講,可憐可憐,這真可憐!一場空。

   理透徹了、明白了,叫看破;看破沒有放不下的。為什麼?知道不過是一場空而已。本經說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但人生是個夢,六道也是個夢,十法界也是個夢。什麼時候你在夢中覺悟過來,你的問題就解決了。經典裡面最重要關鍵的字眼「受持」,真的要是受持,所得的功德不可思議,諸佛如來都說不盡。

   佛在此地說『我若具說者』,具是具體說明,大家聽了不但懷疑,恐怕心要狂亂,決定不能接受,哪裡會有這種事情!其實我們要是這個經從頭到此地一直聽下來,有前面的基礎,我們能夠信得過。為什麼?受持此經就是稱性而修、全修即性,真如自性的功德是一切諸佛都不能夠窮盡的,這是事實。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70集1995/5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