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集網站
大陸站
舊專集網站
舊大陸站
English
直播台
影音報恩講堂
講記著作
墨寶卡片
墨寶
卡片
法音宣流
護持修福
世界淨宗
淨空老法師專集.法音宣流
阿彌陀佛聖誕紀念日|重溫彌陀誓願,佛號永駐心田
據史書記載,淨土宗第六代祖師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後人便把大師的生日⋯⋯
念佛法門是第一方便法門|淨空老法師開示.念佛篇4
為何念佛法門是第一方便法門?佛說:世出世間一切法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又⋯⋯
性是本具,無生不生|淨空老和尚開示
只要你一切都不分別、不執著,哪一法不是真性,哪一法不是實相?由此可知,我們在⋯⋯
念佛是戒定慧三學同時具足|淨空老法師開示.念佛篇3
戒、定、慧,名為三無漏學。禪定是清淨心,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外不著相,內不動⋯⋯
但驀直如法行去,一念不起,果能斷得一分虛妄相想,清淨心便現一分。便是證得一分法身,而登初住,轉凡成聖矣|淨空老和尚開示
忍辱波羅蜜到哪裡修?一些不如意的境界現前,那就是我們修忍辱波羅蜜的地方。我們⋯⋯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淨空老法師開示.念佛篇2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覺明妙行菩薩告訴我們,念佛人最怕懷疑、夾雜、間斷⋯⋯
阿彌陀佛怎麼念?|淨空老法師開示.念佛篇2
我們不必執著音,要著重清淨心。音念得再對,不一定能往生,因為往生的條件是「心⋯⋯
觀慧,即是奉持金剛般若,離名字言說,不著一切微細廣大境界,並希望勝果亦復不著|淨空老和尚開示
放下身心世界,一絲毫的執著都沒有,這樣的心才清淨;就如經上所說:信心清淨,則⋯⋯
信心清淨,謂由信此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而得一心清淨。雖只說一信字,而解、行、證並攝在內|淨空老和尚開示
反過頭來看看我們,現在過的這個日子,我們穿衣煩惱,出個門,挑這個、挑那個,不⋯⋯
清淨即是無相,如前以不住六塵生心為清淨心|淨空老和尚開示
佛法要不要學?要學。經要念,不放在心上,心要空,心不可以有染著。心空,空就靈⋯⋯
可見看經聞法,必應將往昔成見,一掃而空,始有契入之望。一有成見,便障道眼|淨空老和尚開示
現代人在遇到佛法、聞法的緣上來說,比古人超過太多太多了。福報大反而有障礙,什⋯⋯
發大悲心者,亦復性急不得|淨空老和尚開示
有些人性子很急,希望趕快成就,那是很難的。時節因緣不到,慢慢等,不可以著急。⋯⋯
時節因緣,亦絲毫勉強不得|淨空老和尚開示
時節是時間。在哪一個階段,修學某一個法門,也是一定的,也不能勉強,勉強必定是⋯⋯
真正念佛,念什麼?|淨空老法師開示.念佛篇1
初學的念佛人,念頭才起,馬上就要覺察:「我這個念頭是正還是邪?」如果這個念頭⋯⋯
了解經中甚深義趣|淨空老和尚開示
在這個地方跟我們講真話,一定要離妄想執著,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做。也許有人要問⋯⋯
境隨心轉|淨空老法師法語
要相信佛的一句話說「境隨心轉」,心做得了主,整個環境,人事、物質環境都跟著你⋯⋯
當攝六根,返照自性|淨空老和尚開示
這兩句話是觀世音菩薩用功的方法。在《楞嚴經》第六卷,「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冬至團圓,提倡孝道,緬懷祖宗
人不能忘本,你從哪裡來的,人要知道報恩,老祖宗不在了,年節總不能忘記。中國人⋯⋯
此經所說,是佛法根本義,是究竟了義。是大智大悲大願大行之中道第一義|淨空老和尚開示
究竟了義就是一切放下;連佛法也放下,「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經上講得明白,佛⋯⋯
大勢至圓智抉擇,即是無上般若法門|淨空老和尚開示
大勢至菩薩的選擇就是無上般若法門,這個念佛法門是無上般若法門,發願求生淨土那⋯⋯
« 上一頁
1
2
3
4
5
...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頁 »